内地春拍流标率或持续走高

热:纽约拍场就像“中国艺术节”

此次纽约亚洲艺术周上最引人注目的,毫无疑问是佳士得拍卖行推出的皿天全方罍,它最终在拍卖前以私人洽购方式成交,不日将“回湘”。而同时露面的另一件青铜重器——青铜鸮首提梁壶却因为没有到达底价而流标。其他青铜器方面,西周中期鲁侯簋估价18万至28万美元,成交价达到了102.5万美元。曾经被乾隆皇帝收藏过的天黾父乙角,估价40万至60万美元,最终以240.5万美元成交,刷新中国青铜爵世界拍卖纪录。有业内人士因此指出,青铜器许将成为今年市场的热点,犹如去年的宋瓷一般。瓷器方面,一件元代青花盘,从12.5万美元起拍到36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的成交价达到了419.7万美元。

天黾父乙角

元青花盘

许多艺术商店里的中国高古艺术展品都被贴上了“红点”,代表已经售出,买家基本都来自中国。亲历纽约春拍的北京华辰董事长甘学军介绍,亚洲艺术周以中国艺术为主,也有印度、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艺术活动,“但海外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还是以内地行家、藏家为依托。我们开玩笑说,整个亚洲艺术周就像‘中国艺术节’,因为商业和学术活动的参与者90%都是中国人。”此外,纽约拍场内的成交价格出现了两极分化。甘学军认为,贵州文玩,这是正常现象,至纯天珠,好东西卖高价普通东西卖低价。“这次纽约的元青花、佛像、青铜器、官窑瓷器等都拍得不错,但总体来说,即使是海外市场也是珍品难求,收藏家买了东西后不再轻易投放市场。那件青花盘有很多瑕疵,但还是卖到360万美元,也是市场信心的体现。”

资深艺术品鉴藏家、国际买手陈连勇对此也有同感。他三月中旬在纽约参加了数场拍卖会,觉得苏富比的拍品数量虽然多,文玩,但精品数量少,现场参与竞拍的人目标都很明确,就盯着那几件好东西。“从顶尖拍品的成交情况看,行家的眼光和资金承受能力比以往都有明显提高,都是冲着精品而来,而不在乎估价到底是多少。而无论估价多低,好东西最终还是能以10倍甚至20倍于估价的价格成交。而与这些天价相反,普通的拍品基本都卖不动。”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曾樊志《面具系列》(油画)

展望春拍:延续理性调整

4月上旬,香港春拍即将拉开帷幕,苏富比、佳士得、嘉德和保利都先后亮出了各自的“菜单”。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拍”中,将上拍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此为目前估价最贵的中国古代瓷器拍品。另一件四十余年未公开展览的克拉克旧藏定窑大盌估价约为6000万港币。佳士得主推亚洲二十世纪当代艺术,为入门藏家提供收藏指引。嘉德除了书画、油画、陶瓷外,主推古代青铜器,这也迎合了纽约亚洲艺术周的风潮,还首次推出珠宝名表翡翠类专场。保利则首次推出中西名酒佳酿专场,拍品包括茅台及不同产地与年份的威士忌。甘学军认为,香港和内地市场的春拍应该延续理性,因为收藏结构正在调整,新买家在投资上的操作是很理性的,也特别注重风险防控;对艺术品的价值判断、价格评估开始流行程序化,很难再像以前一样,凭某个老板头脑发热就一味追高拿下,这也是行业成熟的现象之一。陈连勇则认为,只要东西好,价格合适,就一定有人买,因为市场现在并不缺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