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丹青楚韵——湖北省中国画作品展”在京开幕,周韶华、邵声朗等96位湖北知名国画家的96幅精品力作彰显荆楚之风。
3月18日,“意绘——武汉八人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冷军、樊枫等武汉8位中青年领军艺术家展出最具代表性的68件作品。
3月26日,“2014雅昌·胡润艺术榜”发布,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的武汉籍画家曾梵志以近9亿元拍卖成交额位列榜首,成为“中国最贵当代艺术家”。
刚刚过去的这个3月,湖北艺术家在全国的艺术舞台上频频登场,令画坛瞩目。
湖北不缺好画家,也不缺好作品。从国画到油画,从版画到水彩,湖北的诸多艺术门类在全国均有一席之地。但综观近3年湖北艺术市场成交情况,楚天金报记者发现,本土艺术拍卖成交额不到全国的1%。即使有一些湖北艺术家拍出高价作品,大多都在外地成交。
连日来,楚天金报记者相继采访相关艺术家、藏家,及画廊、拍卖公司,试图解读湖北书画市场的真实现状,助推湖北艺术市场健康快速发展。
■荆楚实力
现在提到湖北画家,圈内人总免不了提上一句“惟楚有才”,然后再说点“湖北画家实力不错”之类的恭维话。自古“文无第一”,湖北画家的水平究竟在国内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虽然目前市场还无法给湖北画家一个准确的排位,但记者通过采访省内专家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湖北的国画水平在全国处于前列,湖北油画培养了一批在艺坛叱咤风云的人物,水彩、版画等艺术门类也皆在全国有着不错的影响力。
湖北国画全国前列
3月3日,40余位国画家共聚位于武昌张之洞路的湖北省国画院三楼。窗外春雨淅淅沥沥,文玩,室内暖意融融。彼时,湖北省国画院院长陈迪和正动员画院全体成员备战今年9月举办的全国第十二届美术作品展览。作为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可谓是衡量各省国画实力的标杆。“从近几年参加全国展览和获奖的情况来看,湖北国画的整体实力稳居全国前六。”陈迪和告诉记者。
3月16日,“丹青楚韵——湖北省中国画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近百位湖北国画家集体亮相。此次展览是湖北中国画创作面向全国的一次集中呈现和检阅。湖北著名画家周韶华称,此次展览是再一次推出湖北青年艺术家和新人的大手笔。
荆风楚韵,源远流长。湖北的中国画创作经米芾、吴伟、程正揆等历代大师薪火相传,不断推陈出新,近百年来更是独树一帜。有“三老”之称的张肇铭、王霞宙、张振铎,演绎出荆楚中国画的新语言、新气象、新意境;以周韶华、汤文选、冯今松、鲁慕迅、张善平、邵声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当代著名画家,锐意变革、大胆出新,文玩,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为当代中国美术界所关注。
与此同时,湖北书坛也涌现出李胜洪、徐本一、金伯兴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书法家。
湖北油画大师频出
近日,“中华意蕴——中国当代油画巡展暨中国油画百年回望”第二站在武汉美术馆展出,展览汇集了中国油画界最顶尖级的60余位油画家作品。“湖北这个地方可以说和油画有着不解情缘。”在武汉长大、现任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常务副院长的郭润文,列举了诸如曾梵志、尚扬、徐芒耀、冷军等一大串在当代中国画坛响当当的名字,而这些艺术家均是“湖北造”。
相比油画和国画,湖北的水彩画亦不弱。上世纪90年代以来,湖北水彩画异军突起、大腕辈出,湖北美术学院成立的水彩画系也成为中国当代水彩画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的基地。“湖北水彩画的实力在全国绝对是前列,而且有不少后起之秀。”湖北水彩画领军人物白统绪对记者说。此外,湖北在雕塑、版画以及行为艺术等领域,都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
在湖北美术馆编撰的《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中,记者看到,我省在1995年第八届和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入选获奖作品数分别位于全国第五和第四,而在此后的两届全国美展中,冷军、李乃蔚、徐勇民、陈孟昕、傅中望、刘寿祥等一批湖北艺术家,在国画、油画、水彩、雕塑等各个领域摘金夺银,取得不俗成绩。这些获奖的艺术家,大多数都活跃在当今湖北画坛,成为湖北艺术力量的中流砥柱。
■市场行情
湖北画家墙内开花墙外香
湖北不缺好画家,也不缺好作品。近几年,湖北画家们的作品,也接连在艺术市场斩获天价。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天价艺术品的产生,和本土艺术市场并无太多瓜葛。湖北画家“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湖北画家省外吃香
2013年11月17日,在北京华辰秋拍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上,唐小禾、程犁的《井冈春雨》以650万元起拍,后经藏家多轮激烈竞拍,最终以150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该作品实际成交价为1725万元。唐小禾、程犁这两位湖北艺术界的伉俪前辈,也步入“千万级”艺术家的行列。
若单论作品价格,湖北在国内油画界不乏明星,如尚扬、石冲、曾梵志、冷军、徐芒耀、唐小禾、郭润文等,都是名声在外。但如今,尚扬、石冲、曾梵志等人已不在湖北发展,即便是唐小禾、冷军等一些依旧身处湖北的画家,而他们的那些天价画作,也都不是在本土市场上成交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北本土的艺术市场远不及北京、上海、广东及山东等地。行走湖北艺术圈十余年的陈志武,目前在武汉经营着一家拍卖公司和一家私人美术馆,在他看来,不仅本地市场无天价艺术品,一些湖北画家作品在本地交易的价格,都不如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高。
“目前湖北的情况是,老一辈画家的作品价格起不来,青年一辈画家的作品价格也被压着。”陈志武说,他接触了不少外地藏家,都觉得湖北画家的作品价格是偏低的。有一位藏家就曾跟他提出过疑问:为何湖北一位艺术造诣得到圈内公认的六七十岁老画家,一张画只卖一两万元,比广州一位三十岁刚成名画家的作品价格还低。
这样的现状,也让不少湖北画家选择在省外推广或发展。陈志武说,去年湖北省国画院的谭崇正和黄少牧两位画家办展时,大部分作品都被外地藏家一扫而光。而以“方笔山水”著称的湖北省国画院院长陈迪和,在省外也是声名远播,而在本地市场却几乎见不到他的作品。
本土艺术品拍卖不成熟
中国拍卖协会近三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全年成交额达576.2亿元,为历史新高;到了2012年,成交额回调到279.28亿元;2013年,全年成交额又升至313.83亿元。
与此同时,湖北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近三年却是不温不火。记者通过湖北省拍卖协会官方网站查询到,2011年,湖北文物艺术品拍卖总额为1.5亿元,2012年为2亿元,2013年同样为2亿元。
据了解,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书画作品成交额占比约六成。根据近三年的数据,湖北书画作品拍卖成交额还不到全国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