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青花百子图大笔海 H20.4cm 估价:RMB 300-400万元 明末清初

  “盛世大明,深韵格古”,明代是中国艺术史上光辉灿烂的时代,尤其是集合一流能工巧匠与艺术家们所共同制作的艺术品,其成就更是令人赞叹。自2011年秋,已成功筹划了五场“大明·格古”专题拍卖,均取得极佳的成绩,其成功在于启发了我们在注重拍品工艺性、稀缺性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形成主题,着重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秉承着这个信念,我们也一直着力于打造此系列,使之成为与宫廷夜场并驾齐驱的中国古董珍玩拍卖最高端专场。本次北京保利2014年春季大拍将继续延续“大明·格古”专场的理念,筹集众多重量级拍品,势必再度呈现有明一代的奇珍瑰宝。

永乐 甜白釉“永乐年制”款缠枝莲僧帽壶 
H20cm
估价:RMB 380-580万元


   《饮流斋说瓷》中云:“盖瓷虽小道,而于国运世变亦隐隐相关焉。”永乐朝为明代盛世,国力鼎盛,而永乐瓷器艺术水平亦为中国瓷器史上的巅峰。本场将呈现一件“明永乐 甜白釉暗刻缠枝莲纹僧帽壶”供藏家欣赏。此壶阔颈,鼓腹,瘦底,圈足。一侧有流,前伸似鸭嘴状,另一侧有宽带型曲柄,上下两端均作如意云头形,以台阶状曲线构成宽边僧帽式口沿。应有圆纽盖,一侧有小圆系,与壶口后部的小圆系相对,客结绳相连以防壶盖滑落。整体造型轻盈秀美,通体及足内均施莹润的甜白釉。整器颈腹、流及柄,均暗刻缠枝纹,藤蔓蜿蜒,线条柔美,口沿内外则缀缠枝灵芝纹。壶身颈部的缠枝花叶,弯卷形成四个独立的圆形开光,其内分别于莲花之上暗刻“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此器整体造型轻盈秀美,通体及足内均施莹润的甜白釉,釉面恬静莹润,釉色白如凝脂,优美的器形配以甜美的釉色,相得益彰。器身刻有缠枝花、卷草、莲瓣纹等,为永乐甜白瓷的杰作,加之刻有永乐年款,更为稀罕珍贵。


   明代宣德一朝窑业兴盛,上承永乐之品质,于短暂的十年里却铸就中国陶瓷史上最为辉煌的一段传奇,为有明一代官窑瓷器艺术之典范,开创之功甚伟,集古今之菁华,融中外之风格,器类式样之丰富,釉色装饰之广泛,为此前所未经见,隽品迭出,尤为精绝,其中青花一项,色泽深翠,式样精妙,备受后世推崇。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大碗 
D29.5cm 
估价:RMB 1000-1500万元

   本场的扛鼎之作当属瑞士玫茵堂旧藏的一件极为珍罕的“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大碗”,其最初为旧京爱国华侨吴赉熙所藏,后自1937始几经拍卖会,辗转于欧洲数位重要藏家之手,其间传承有序,并多次出版及展览,可见其珍。整器造型为宣窑青花御瓷之经典代表,其选料、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为宣德一朝新出样式,造型敦实端庄,胎体厚重坚致,口沿平切,棱角明显,为宣德碗类最奇特者,能与之相当的品类,仅见洒蓝釉暗刻龙纹钵和青花云龙纹钵,皆以厚胎平口著称。器内素面无纹,器外纹样以青花折枝花果为饰,画工精湛细腻,线条流畅自如;口沿双弦线下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款,其风骨隽秀,笔意清新,端庄内蕴稚拙,莫不合乎晋唐小楷浑厚朴拙之法度。此式碗的功用文献失载,后世众说纷纭,至今未明,存世数量罕少,约在三十件之内,至纯天珠,散见于世界各大收藏机构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葵口碗 
D22.5cm H8cm 

“大明宣德年制”款
估价:RMB 600-800万元


   除此之余,至纯天珠,尚有一件日本重要私人收藏的“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葵口碗”,与之不分伯仲,亦为宣德一朝青花制器之佳例。整器为斗笠葵口式,造型别致,自见赵宋洗练简约之美,尽显曲线变化之佳妙。胎质细腻轻薄,釉汁莹润亮青,全器内外纹饰疏朗而饱满,外壁装饰两重纹样,上为六组折枝瑞果纹,下为六组折枝花卉纹,交错布置,内壁口沿缀饰十二式花果纹,下承六组折枝花卉纹与外壁纹饰相对应,碗心则是绘以折枝寿桃纹。底部浅圈足,胎骨细腻,抚之光润如玉。青花“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朴拙苍健,古意盎然。

明宣德 青花八吉祥罐
 H18cm
“大明宣德年制”款


   另一件“明宣德 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罐” 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敛,宽圈平足。通体施白釉,青花描绘纹饰,颈部一周绘相间分布的圈点云纹,肩部及近足处分饰仰覆莲瓣纹,腹身则以缠枝莲托八吉祥为主题,枝叶蔓蔓,延卷形成大小相似的圆形开光,并将轮、螺、伞、盖、花、瓶、鱼、结,此寓意吉祥的八宝绘于其间,笔意疏朗自然。器底正中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结字规矩,笔划清晰,遒劲有力,有摹仿晋唐小楷之笔法,颇得颜体书法之意韵。本品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之器形制、纹饰均颇为相似,可资比较。

明崇祯 青花百子图大笔海 
H20.4cm 
估价:RMB 300-400万元


  明末清初,景德镇制瓷业出现了崭新的风貌,瓷器装饰纹样多蕴涵浓厚的文人气息,题材之特别,内容之丰富,开一代未有之奇。作为文房清玩之一的笔筒,于此时期突破传统材质的局限,以瓷为胎,开始大肆烧制,并且纹饰题材刻意迎合社会风尚的需求。其中以人物故事题材最具特色,体现出高超的制瓷水平与鲜明的文人意趣。一件“明崇祯青花百子图大笔海”呈圆筒形,口底相若,直壁,平底圈足,并立体雕塑三兽首为足,为明晚期流行的笔筒式样。通体施白釉,外壁通景式布局,以青花绘百子婴戏图景。其胎色白净,釉质晶滢,釉色白中闪青,青花发色明翠。百子图顾名思义,有祈求多子多孙,人丁兴旺之意。这种寓意题材的还有百子闹龙灯、麒麟送子等,均为传统的吉祥图案,盛行于明清两代。此件笔海呈色艳丽而沉着,构图错落有致,层次分明,人物众多,场景,山石,树木以及孩童衣着款式、颜色、游戏的内容多变,轮廓线条清晰。全景犹如一幅长卷的风俗画,笔意生动,笔触纤细精致,青花发色鲜丽明快,具有明、清交替的时代特征,为崇祯青花上品。加之笔筒外壁下部所塑的三个兽面,形式新颖,极为少见,且保存完整,实为难得。

元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洗  
D25cm 
估价:RMB 600-800万元  
“一”字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