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吉祥——古代唐卡专场
萃珍
珍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2014年春季拍卖大幕即将拉开。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会有很多难得一见、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供广大收藏爱好者饕餮。远方拍卖全体同仁经过半年左右的奔波努力,从世界各地汇聚的近千件各类古董艺术珍品也即将于大家见面。5月31日--6月3号,北京远方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与您再度相约北京千禧大酒店,恭请您的品鉴。
本场春季拍卖会,汲取以往各场拍卖的经验和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品走向趋势,除了唐卡专场保持了以往的风格外,古董珍玩和紫砂类的拍品在今春都做了不少调整。古代与近现代书画专场也是今年春季拍卖的亮点,另外又安排了玉液陈香——中国名酒专场,以慰大家。
“乘物游心——古董珍玩专场”是远方今春的首场拍卖,汇集了文房雅玩,瓷器、玉器、铜器、佛像、香炉、砚台、等各类拍品共 253件。本场开篇001-033号竹木文玩拍品是由台湾藏家多年收藏,虽仅有33件,但件件精巧可人,或因材施艺,或独具匠心,每件作品都包含了我国古代文人高超的审美和深厚的艺术底蕴。这些拍品是藏家集多年之功,用心遴选,并在收藏过程中完全保留了物品的历史痕迹,侧目观之,便可感受其盎然古意。
本场投拍的玉器多与文房有关,不仅材质上乘、构思精巧,更是集赏玩与实用于一体,给古代文人枯燥的读书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而如今盈握掌中,实难让人释手。其中一件拍品是清乾隆时期的两只宫廷御制白玉龙纹笔,萃取质地纯净温润的和田白玉精琢而成,纹饰布局构思精巧,正面龙纹气势飞扬,余地琢刻有牡丹芙蓉等花卉,雕琢亦非常精美,不仅全面体现了乾隆时期皇家巍巍之气度,也生动的诠释了清代造办处玉雕艺人高超娴熟的技艺。白玉雕骆驼摆件则取西域游牧民族的骆驼为表现题材,五官清晰准确,纤纤鬃毛委婉流畅,造型写实生动传神,可作镇纸、笔架和观赏之用,其地纯净润泽,包浆亮丽,光泽柔和含蓄,当为识者所贵。
需要说明的是,铜器类包括金铜佛像、铜杂和铜香炉三个部分。其中精心准备的佛教造像文物达到40余件,包含了古印度的帕拉风格,明清京做及宫廷造像风格和特色浓郁的喀尔喀蒙古扎那巴扎尔风格。其中喀尔喀蒙古造像的价值在近几年的研究中被不断发掘,由扎那巴扎尔亲自督造的造像精品在市场中更是难得一见。而高古帕拉风格佛像更是由于其年代久远,存世量稀少而被持续追捧,帕拉风格从其艺术性来讲应为佛教造像的第一个高峰,它们在细节处的不拘一格,在艺术风格上的粗犷豪迈,充满神秘感,更令藏家们趋之若鹜。总之,我们尽可能为广大佛教题材收藏爱好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除了佛教题材外,有铜阿拉伯文簋式炉,阿拉伯文云足筒式炉、铜雪花金阿文三足鼎式炉、铜鎏金“宣德年制”款蚰耳炉等,都是在拍场中首次呈现。其中,明代铜阿拉伯文簋式炉器形硕大,造型敦厚平稳、浑穆大气,或经久奉,其通体表面呈色黝黑,气息苍老稳健,尤阿拉伯文及珍珠地錾刻快意,技艺娴熟沉稳,不可多得。铜鎏金“宣德年制”款蚰耳炉身光素无纹,颈肩对饰双蚰耳,鼓腹下垂,通体鎏金,造型圆浑端庄,铜质精纯细腻,线条洗炼流畅,鎏金醇厚,可谓代表了清代乾隆时期的至高熔铸技艺和造型艺术。
此次参拍的瓷器共34件,时间跨越元明清直至民国近千年。虽件数不多,却不乏有精品出现,其中湖田窑螭龙熏炉、龙泉窑贯耳瓶等老窑瓷器,以其灵动的造型和饱满柔润的釉色引人入胜,对古人高超的制瓷工艺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让人叹为观止!
名砚是远方历年拍卖的主项之一。本场春拍共汇集明清古砚35方,是远方历年名砚专题品质最精的一场,其中几方涉及到历史上的鉴藏传承名家巨儒,尤为可贵。如“彦辅”款长方形角石砚就有元代的崔彦辅、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清代雍正乾隆年间的谢希曾诸位历史名人的题刻。除此之外,还有“赵孟坚”款端石云纹“行笈”砚、“虎符”祁阳石砚、“蓬莱阁应真渡海”端砚等,尤其“蓬莱阁应真渡海”端砚纹饰取材于我国佛教传说中的各方佛圣仙人赶赴蓬莱仙山聆听如来佛祖说法的盛事,与天津博物馆之“十八罗汉洮河石砚”和故宫博物院所藏“洮河石雕应真渡海图砚”造型、纹饰等同出一辙,极富艺术魅力,且包浆浑实苍茂,沉稳冷静,是一件集实用、观赏、收藏于一体的艺术珍品。
本次乘物游心专场,专题内容包含丰富,甄选严谨,更是集多方藏家的大力支持,使每个专题里都有不少精品呈现,是我们调整后的一次尝试,也期望我们的这次改变能给您带来全新的感受。
"故纸芳华——古代书画专场”共计50余件拍品,颇多值得收藏之精品。其中明清书法数件,唐寅《沈周落花诗三十首》手卷,诗文柔情绰姿,如泣如诉。书法秀润温婉,流畅自如。这一手卷是与沈周的唱和之作,借花喻人,以花抒意。表达了作者对青春易逝、繁华一梦的感慨,以及抑郁不得志的感伤。唐寅一生多次咏写落花诗,今传世的《落花诗》墨迹就达六件之多。文徵明的《楷书莲社十八贤图记》工楷谨严,可见珍重。而董其昌的行书《闲窗论画》册,也是其行书之佳作。“南张北董”张瑞图的《草书自作诗》,为其典型面貌的作品,笔触时而停滞回转,时而跳跃飞动,打破了稳与险、直与曲之间的平衡,文玩,他所开创的书风,是自帖学以来前所未有,是明末书法变革的一个实例。在他的影响下,其后的黄道周、王铎等亦为一时风气所趋。此次拍品中亦有黄道周的《素诗草书册》及王铎的《草书自作诗》值得关注。
在古代绘画作品中,清初四王、扬州八怪的作品尤为精彩。其中王鉴的《晴峦暖翠图卷》为其晚年的山水佳作,此卷得董巨神髓,后有高士奇题识。而扬州八怪中,高凤翰44岁时所作《折枝百花图卷》、闵贞的《岁朝欢喜》以及李鱓的《苍松秋卉图》均为画家的精品之作,殊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