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时至七月,2014年春拍接近尾声。艺术市场经历了两年的深度调整后,曾在去年秋季迎来小幅回暖,而当人们寄希望于今春艺术市场能够全面复苏时,由于行业大环境和资金的短缺,总体表现依旧不温不火。就书画板块而言,市场一直坚挺的古代书画,由于精品难以征集和资金链的紧张,表现却差强人意,但其中又不乏有小惊喜,古代书法经过市场多年的培育和拍卖公司的推广,其价值在今年春拍得以凸显。为了有效地梳理春拍的交易数据,“2014春拍古代书画艺术品成交TOP10”的新鲜出炉,可以更加清晰了解今年春拍的市场表现以及艺术品的排行。
资金短缺 古代书画价格“缩水”
2009年秋拍,中国古代书画率先进入“亿元时代”,之后几乎每季拍卖会也都会出现亿元拍品。即便是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期之后,古代书画因其特有的稀缺性和稳定的收藏群体,价格逆势上扬,并成为最为坚挺的艺术板块。2013 年中国书画成交 TOP50 榜单中,古代书画就占据了19 席,成交额占比为 40.82%;高价作品数量层出不穷,文徵明的行书《杂咏》手卷在中国嘉德以5117.5 万元成交,陈洪绶的《花鸟草虫册》在上海朵云轩以4577万元成交。
陈洪绶的《花鸟草虫册》
然而,今年春拍的古代书画部分表现平淡,精彩的拍品不多,拍品质量稍有逊色。总体看今年春拍古书画高价拍品减少,一些标价过高的拍品无人问津。整个春拍,仅有一件拍品的估价在五千万以上,即北京保利推出的“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的陈洪绶《四时花鸟册页》,估价5000万—6000万元,这件拍品曾在2004年中贸圣佳春拍以2860万元刷新艺术家个人拍卖纪录,时隔十年再次现身拍场,竟然无人接盘,最终流拍。而这个专场24件拍品总成交1.9亿,成交率仅为66.7%,北京保利拍卖副总李雪松也表示:“2014年春季是比较艰难的,征集和招商过程,很多客人都反应资金紧张。陈老莲在10年前创造世界纪录的册页以一个并不高的价位流标,说明市场承接5000万以上价位的拍品还存在问题。”
另外一件明星拍品,嘉德“大观之夜”古代书画专场中赵孟頫手迹《致宗元总管札》,估价为3800万元至4200万元。该作品是赵孟頫写给亲家的书信,同时具备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据悉,上世纪九十年代,此札在美国面世,现身于1996年3月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受到多方面的关注。这件拍品的估价是全场最高,也是拍前备受瞩目的,即便在拍卖前调整了估价,其结果仍然出人意料,在人气爆棚的大观夜场中遭遇流拍。而这个专场的18件拍品的成交率也仅为61.11%。拍卖结束后,中国嘉德总裁助理兼书画部总经理郭彤表示:“古代书画部分的拍卖结果,明确地反映出市场资金短缺,买家选择作品谨慎的情况,出价与场上的人气有一定的反差。”
纵观“古代书画艺术家排行TOP10”,五千万以上的拍品仅有一件,即嘉德春拍的“重要私人珍藏(四)——黄山之影”专场中,明末清初画家弘仁《西园坐雨图》创个人拍卖新纪录,以略高出最高估价范围的5347.5万元成交,这在今年春拍中已属难能可贵,与去年秋拍古书画的最高价,即乾隆《御临唐寅文征明兰亭书画合璧卷》5462.5万元的价格基本持平;排名第二的“文同 苏轼(传)墨竹卷”以4255万成交,与第一名相差一千多万,而成交价在三千万以上的拍品也仅有五件,因而不论在艺术家的知名度还是成交价格上,都比2013年秋拍有所缩水。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古代书画中备受市场追逐的作品大多是流传有序、少有曝光甚至是从未曝光的精品,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中国古代书画市场在经过20多年的挖掘后,资源几近枯竭;其次,市场中原先流通的古代书画精品正在沉淀,流入终极藏家手中,甚至成为博物馆、美术馆的藏品,至纯天珠,再流通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且周期会比较长。在市场不甚明朗的情况下,藏家更是不会轻易出手,因此今年春拍市场上的精品相对较少,但是首次出现在拍场的精品依然对市场有吸引力,如弘仁《西园坐雨图》5347.5万元成交,创个人拍卖价新纪录,北京保利“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成交前三的作品;文同 苏轼(传)《墨竹卷》4255万创纪录;溥光《书韩昌黎山石诗卷》3507.5万元创纪录;八大山人《草书七绝诗》立轴3450万创艺术家书法作品拍卖纪录。“古代书画艺术家排行TOP10”榜单中,有六件作品刷新纪录,其中还有一件作品王鉴《仿古山水 册页(十开)》2702.5万元位居艺术家成交第二高价。
书法作品价值回归
书法历来与画作相提并论,但是书法作品的价格却长期被低估,有业内人士分析,古代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其内容同时具有历史价值,往往可用于历史的佐证。因此,书法作品的收藏门槛高于绘画作品,至纯天珠,需要更高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储备,这也是造成书法市场低迷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几年,由于艺术品资源短缺,市场也在不断挖掘新的价值点,越来越多的拍卖公司开始关注并推广书法拍卖,今年春拍,京城各大拍卖公司推出一批重要的古代书法作品,也获得了市场的正面回应,并成为古代书画板块热点。其中,北京保利“翰不虚动——中国古代书法专场”中,清代伊秉绶的隶书横幅《遂性草堂》估价仅有80万元,成交价最终高达2300万元,令人吃惊! 北京匡时首次推出的“畅怀——中国书法夜场”,46件拍品总成交1.1亿元,成交率高达89%,其中王铎1646年作《草书自作诗》以1322.5万元成交。有专家就此感叹:古代书法作品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掘。
纵观“2014古代书画排行TOP10”数据,其中有一半是书法作品,溥光《书韩昌黎山石诗卷》以3507.5万元成交,位列第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文同、苏轼(传)《墨竹卷》,以200万元起拍,经过数十轮竞价,成交价竟达4255万元,位列北京保利春拍古代书画成交价首位,也是今年春拍古代书画拍卖的第二高价作品。这件作品虽然不是一件书法作品,但主要的价值支撑在于从宋末到晚清的十八位名家题跋,且环环相扣,非常清晰。而且仅元代就有九段题跋,其中如柯九思等人的题跋能见到但非常罕见,还有很多人的书法仅有一件存世甚至未见,尤其是明代大学时王世贞的题跋更是非常难得,甚至还非常隆重的加盖官印。与其同一专场的清八大山人《草书七绝诗》以400万元起拍,3450万元成交并刷新艺术家书法作品拍卖纪录,另外八大山人一件《书北窓三友诗》在香港佳士得也以2812万港币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