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拍已到尾声,各家拍卖公司也都完成了今年的第一次集体亮相,本期深度通过对现阶段的艺术市场的表现进行分析整理,力求展现未来艺术市场的发展方向。
西陵峡烟云图 镜心 傅抱石 成交价:12,650,000 北京匡时2014春拍拍品
清晚期 紫檀有束腰马蹄足画桌 成交价:322,000 北京华辰2014春拍拍品
今年内地各家拍卖行的春拍大业基本已经落停,文玩,无论是从成交金额来看还是从成交率来观察,今年的春拍都可谓最近几年来最平稳的一次。虽然从单个专场的情况来看产生了一些小高潮,但整体来看,整个市场行情依然是波澜不惊。笔者采访几大拍卖行市场负责人对于今年春拍市场表现的评价,听到最多的几个词就是平稳、调整、符合预期。
如上所言,今年的市场表现在数字上确实激不起人们过多的兴趣,但是抛开单纯金融市场式的分析思路,换一个角度,尝试从艺术市场的角度观察艺术,又是另有一番景象,我们会感到关键词变成了分化、成熟、细化和发展。这其中的滋味是值得我们细细品鉴一番的。
分化:同样的人也分不同的作品
由于上一波火热市场的快速发展,许多名人大家的艺术作品在市场上已经被顶到天价,而今年的春拍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名人大家的作品遭遇了流拍。细细观察可以发现,艺术品流标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今年的市场中艺术品等级分化现象进一步明显。从总体来看,名人大家的精品作品在市场上依然有不错的行情,甚至还能一路走高,但是相比而言,艺术价值一般的作品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显得并不那么尽如人意。投机和投资成分的减少使得现在在场的买家的眼光变得比较挑剔,最终导致现在的市场接收这类作品比较困难,造成一般艺术品作品要么流标,要么也就是底价成交。
其次,今年名人大家的作品依然遭遇流标,主要是由于在前一波的牛市中,许多名人大家的作品已经被炒得很高,曾经的火热场面让市场中的卖家普遍对名人大家的作品产生了很高的心理预期。但这种心理预期未必符合今年的市场行情,而卖家却不愿意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调整预期,毕竟很多现在的卖家的拍品都是当初花高价买过来的,谁也不愿意赔钱交易。但是人们必须认清的现状是,文玩,就算是名人大家的作品也不都是精品,他们的作品也会分出三六九等,精品的价格和普通作品的价格必然不会处于同一阶梯,甚至会相差甚远。而同样是精品的作品,如果前一段时间在市场上反复露面,也会影响到买家的参与热情。如果是一些特殊的作品,原来没有在市场上露过面,或者事隔多年重新露面,一般会受到众人的关注,买家的购买热情提高了,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还有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作品的来源对于市场表现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名家旧藏或者拥有权威的出版著录支持的作品,可以让买家更好地树立信心,从而拍出不错的价格。
另外,北京国际匡时拍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晓东指出,在当代艺术作品中,依然存在划分相同艺术家不同级别作品的必要。许多已经发展起来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创造了天价,受到人们的认可,他们个人的艺术水平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们的作品确是可以分出高下的。并且现在市场上的主力买家大多已经拥有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了,他们不太会再去继续购买一些类似的作品,所以这类艺术家的作品也会进行分化。同样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如果是具有开创性的和多次展览出版的代表性作品,未来的价格一定会和其他作品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
成熟:增质减量
中国拍卖行业虽然已经发展了20多年,但一直给人们留下的是粗犷式发展的印象,这个印象在2011年进入调整期以后更是反复地被人们提起。其实,如果从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整体的发展情况来看,贸然定论为粗犷式其实并不那么准确。根据谢晓东的分析,之所以给人们留下这样的印象,主要是由于中国内地拍卖行运作路线没有达到精中选优。中国内地各大拍卖行每年至少要推出2000到3000件拍品,这样数量庞大的拍品中,其实精品的水平和数量是要超过国际上的大拍卖行的,但问题在于低水平的艺术品也混杂在其中,使得内地整体市场看起来很乱,高水平和低水平参差不齐,买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鉴赏水平,在这样的市场中很难适应。
从这个角度出发,内地拍卖企业提出了增质减量的路线,尤其是在已经发展起来的书画项目上更是如此。根据拍卖行从业人士反映,一些水平不高的艺术作品在前一轮市场突飞猛进的时候尚可以卖出一个不错的价格,但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不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应有的表现。真正的成熟市场应该让每件东西回归到它原有的价值标准上去,让真正的精品供不应求,而拍卖行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中间的服务商,而是要担当起自己在市场中的职责,在选择拍品的时候注重品质,而不是鱼龙混杂。一些艺术水准不高的作品混杂在高端专场中,要么流标,要么底价成交,其实并不能为总成交额做出什么贡献。相反,如果做到精中选优,能让场内买家产生更大的信任感,树立拍卖品牌,无论是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对于拍卖行都是有利的。
细化:精细化运作和多渠道发展
所谓精细化运作,是指拍卖行在艺术品类上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比如北京匡时今年就将书画分开,专门推出了书法夜场。之所以如此做,也是因为拍卖公司认识到之前的靠规模取胜的思路是没法延续的,上一轮快速发展期可以认为是艺术市场的垦荒,现在的调整期想要继续扩大规模是很困难的,那么就要将这块开垦完成的土地精耕细作。另外,谢晓东认为,今后在日场方面也需要着重推出私人收藏、名家旧藏和策划专场。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私人收藏专场需要拍卖行更多地和一些市场上活跃的藏家合作,这种专场的拍品容易形成系统,会吸引对于专门品类有特殊需求的买家前来扫货。至于名家旧藏专场,虽然有时候可遇不可求,但是这类专场的市场表现一直不错,比如今年北京匡时推出的吕斯百旧藏专场就创造了100%成交率、3517.6万元成交额的不错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