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安思远先生作为一个古董的藏家来说

本月15日,佳士得“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媒体沙龙见面会在南池子大街138号举行。安思远先生(RobertHatfieldEllsworth)于1929年出生于美国,2014纽约寓所辞世。他生前被西方艺术界公认为最具眼光和品位的古董商兼收藏家,有“中国古董教父”之称。佳士将于明年3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呈现“锦瑟年华——安思远私人珍藏”专场。下面是来自媒体沙龙见面会的讲座速记。

蔡金青:媒体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我是佳士得的中国区总裁,今天在佳士得艺术空间非常荣幸欢迎大家的到来,一会我们有一个专题的讨论,由我们的专家来给大家更详细的介绍一下安思远其人其事和明年亚洲艺术周在纽约做的拍卖,在这之前我特别介绍从来佳士得远方来的同事,佳士得亚洲艺术主席石俊生(Jonathan Stone)和跟安思远家族过去一段时间来整理私人收藏的佳士得美洲区主席Marc Porter,他跟安思远家里的成员都有非常密切的沟通,在我们问答互动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们也会参与讨论。我现在就把话筒交给蒋璐阳,她来介绍我们专题的专家。

蒋璐阳:有请论坛嘉宾先入座。首先我要代表佳士得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在刮大风的天参加我们的活动,我是蒋璐阳来自佳士得香港的同事,我旁边这位是谢飞,是我北京的同事,他从事中国传统与近现代的书画征集与展览,谢飞有很多故事跟大家分享。项立平是来自媒体的,在艺术投资栏目,这次有幸邀请到项立平,在2011年大家看到的采访应该说如果不是说亚洲的媒体记者里面也是在中国的媒体里面他是最后一位采访到安思远先生本人,他也在现场,进入到安思远先生的公寓,在采访之后还非常有幸参观了那样22间房间的收藏。所以我们想今天请他来不光代表媒体,我们是希望他跟大家分享一下背后的故事。第三位是罗拉,她在不同国家和领域工作过,包括佳士得北京办公室,她也去过安思远的公寓里面。在去年罗拉出版了一本传记卢芹斋,大家关注中国艺术品收藏的肯定对这个名字非常熟悉,这本书香港应该出了中文版了,我有幸拜读,尤其各位对收藏感兴趣的我觉得非常给大家推荐这本书。这两位都是藏家大师级人物中有很多跟大家要分享的地方。

我还是先请项立平给我们介绍一下细节,有一些媒体朋友看过一两个小故事,你能不能跟北京的媒体朋友分享一下当时怎么这么大老远去采访?2001年的时候安思远先生接受采访也不多了,他当时是什么状态?大家在这个片子里大家没有看到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项立平:我们做这个节目是策划去纽约采访拍摄的选题,当时的想法是想了解一下在西方中国艺术的收藏,在美国的收藏。我们当时做了很多的策划,我们策划当中,安思远肯定是在我们计划之中的,因为这样的老藏家年事已高,如果能够采访到是非常珍贵的资料,我们后面去香港、台湾做采访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我们很多时候是80、90后,都觉得这样的藏家,现在真正要进入他的家会非常非常的难,我们当时迎难而上,我们知道安思远在纽约,具体在哪不知道,人生地不熟,我们真的通过朋友,对媒体来说两个不认识人之间最多隔7个人你肯定能找到那个人!我们想通过当地华人藏家朋友去找,所以我们在当时是真的通过朋友的朋友找到了这么一家机构,叫华美协进社,这是非常悠久的机构,是胡适先生在美国创造的。在近100年时间里承担了在美国推广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功能。当时中国艺术馆馆长叫海巍蓝(音?),跟安思远先生有很深入的互动,他告诉我们,安思远先生由于年事已高,他当时的思维已经有一点点迟钝了,所以说要去采访非常的难!当时我们做了这么一个请求,我说您带我们去,我们把采访提纲全部写好,您作为采访者帮我们问,我们跟他一起聊,这样会显得自然点,因为这样他认识您,见到您可能会说一些比较亲切的话,我们当时通过非常曲折的过程进入到他的家中。

大家看到周围的照片摆设,但是跟现场你真的能深入其境的走到家里感受是截然不同的。电梯都是老的,嘎吱嘎吱响的,你进入他的家里整体觉得就是有很多曲折的过程,老电梯进去之后非常幽深的走到一间间的屋子,那么大的家里几十间房间就一个日本的管家在引领着我们,穿过好几间房间,我们走路都有点小心,他铺的地毯都是以前故宫的地毯,最后在房间的尽头见到了安思远先生。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历历在目的,而且完成这么一次采访,我们这些年做节目的过程中都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蒋璐阳:你刚才讲到走到电梯上见到安思远先生,罗拉是九几年的时候见到安思远先生的,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

罗拉:我知道安思远先生的大名是在我刚刚做这行的时候就已经非常知晓了,他是20世纪这个领域里最重要的一名收藏家了,我记得最后一次我见到他的时候是2年前在纽约,当时我是带领一批中国的收藏家到纽约去参观他的住所,他也是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邀请,我们当时参观的时候对于他住所里的陈设和住所的内部的兴趣是远远高于他在住所里所珍藏的古董件的,我们都非常期待看到他的装修风格和陈设风格,大家也在这些图片中看到安思远先生的藏品是来自于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尤其他对亚洲的艺术非常感兴趣。收藏品里包括了很多中国、印度、日本等等古董珍藏件,他对英国的家具和椅具非常感兴趣,他可以看到很多英式的书画和亚洲的收藏品和瓷器等,大家都被陈列在一起,我觉得是安思远整体的品位把他的公寓打造的非常不同凡响。

所以安思远先生的公寓其实他即是自己的私人住所,又是他的珍藏馆,而且是像博物馆一样的地方,这样的组合是非常创意性的,因为安思远先生和其他的藏家可以和在这里做招待和展示。

蒋璐阳:我们都知道安思远先生产品种类非常丰富的,我们想请罗拉女士就安思远先生的房间给我们解释一下当时的状况。

罗拉:这个房间是我们可以去参观的房间之一,这个背景有一个日式的图画,上面有一些马非常好看,前面是中式的图画,也是安思远先生非常尊重的一个作品。大家还可以看到在椅子的旁边有铜器,这些藏品有些是来自明朝的,有些18世纪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全都被安思远先生融合在了一起。

蒋璐阳:各位媒体朋友收到我们新闻稿的时候,我们在全球新闻稿宣布,佳士得在明年亚洲艺术界拍卖安思远先生个人收藏的时候亚洲是我们全球巡展的第一站,我们有一个安思远先生私藏的展览,当时有媒体朋友参观的时候有很多中国的藏家,也是我的一个朋友提到真的是很希望能够见到,我们工作人员可以放一些这个图片上我们香港展出的图片,包括大家看到这个照片和这个影像类似的,我一个纽约的同事也讲了在一幅图中有不懂种类的收藏,另外像罗拉讲的不同时期的,这个里面在香港的时候我看到了在座有媒体朋友也看到过,除了中国中式的家具,还有佛像,还有灯,这个故事是我们纽约同事讲的,这个灯上面有很多灰尘,很多人问是不是没有来得及打扫?我们同事说不是这样的,是故意留下的,他们希望让更多藏家在巡展过程中感受到这个产品在公寓里的原状是什么,有一个英式烛台烧完的蜡烛还留了两小节。接下来我问一下谢飞,我们上海做论坛的时候,我们专门谈到石鲁的作品,你又是北京人,节目里也看到了安思远也提到了齐白石,我们私下聊了一下,你对石鲁和齐白石有作为专家的看法,你刚刚开始做艺术鉴定专家的时候,安思远对你来说是什么样的影响?对地的工作经历是什么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