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近5年來 西藏境內發現幾十處新的史前墓葬 為了全面總結我區文物考古保護2018年度工作

原標題:近5年來 西藏境內發現幾十處新的史前墓葬

  為了全面總結我區文物考古保護2018年度工作,促進交流和分享成果,4月3、4日,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在拉薩召開2018年度業務工作公眾分享報告會。

  記者從報告會上了解到,近5年來,我區境內發現了幾十處新的史前墓葬。自治區文研所副研究員夏格旺堆表示,這些墓葬都經過科學考古發掘,獲得了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多的年代學數據、史前考古學文化信息,對於建立西藏史前考古學文化的時空框架提供了更大可能性。盡管新發現的墓葬類型沒有超過以往數據,但在形制和考古文化內涵、面貌、認識等方面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往的工作。

  報告會安排了2018年阿裡地區舊石器考古調查與發掘新進展、札達縣格布賽魯墓地2018年度考古發掘、達瑪墓地2018年搶救性發掘及國道219線康措段公路沿線文物調查工作匯報、2018年西藏札達縣皮央東嘎遺址早期墓葬的發掘與收獲、2018年班戈縣歐聶墓地搶救性考古發掘、2018年藏東南史前人類活動調查成果匯報、青藏高原東北部舊石器及近年西藏史前墓葬的新發現與思考等28個發言題目,並邀請了與自治區文研所長期合作開展工作的內地兄弟單位專家、學者和代表出席會議並作相關學術報告。

  就2018年藏東南史前人類活動調查成果而言,去年10月至11月,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等單位專家組成的聯合科考隊,完成了第二次青藏高原藏東南人類活動遺跡及生存環境綜合科學考察第一階段的田野調查工作。科考隊先后對拉薩河、雅礱河、尼洋河及雅魯藏布江流域等以往發現的石器採集點和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點進行了實地調查,共調查人類活動遺跡點40處,24處遺跡點上採集到了早期人類活動遺物標本及樣品,包括大量陶片、少量石制品、炭屑、零星動物骨骼及人骨﹔其中山南昌果溝遺址、波密卡定遺址、林芝立定村地點、林芝村(尼池村)地點、居木(巴果繞村)遺址、加拉馬遺址採集到了較多的遺物。


(責編:吳雨仁、柴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