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余杭区从三个方面开展地下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成果丰硕。
一是开展土地出让前的考古。余杭区文广新局联合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认真审核拟出让地块资料,向余杭国土分局、各用地主体出具既不在文物埋藏区、面积又小于5万平方米的104宗地块出让前无须考古的意见。完成34宗地块共160万平方米的勘探发掘,清理战国时期至明代古墓葬108座,墓葬类型有土坑墓、砖椁墓和券顶砖室墓等,文玩,出土陶鼎、陶壶、青瓷碗、铜镜、铁剑等各类器物550件(组)。
二是配合基本建设进行考古。配合未来科技城上和路(绿汀路—闲富北路)道路工程建设,至纯天珠,抢救性清理肖山遗址,具体包括马家浜~良渚文化遗址点20余个,出土马家浜文化时期双目式鼎足、支座,良渚文化时期T形鼎足、陶豆、有段石锛等典型器物。配合农居建设,至纯天珠,抢救性清理鸬鸟镇东山岭汉墓1座。配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保护区划内项目建设、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遗址保护区划内农民建房等项目开展考古勘探调查。
三是开展古遗址类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通过开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古城遗址考古试掘与全面勘探,了解了北城墙建筑的原始环境特征、建筑结构特征及其年代信息,获得了探索遗址聚落格局结构特征的重要线索。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玉架山遗址考古发掘,发掘环壕Ⅳ、环壕Ⅴ共2000平方米,清理良渚文化晚期墓葬48座,灰坑2座、居住遗迹1处,出土陶鼎、玉璜、石钺等器物400余件(组)。(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