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屋”即“十八间大道坛”,位于城北乡雅施村北约1公里山岙的坡岭头自然村。据泉塘《陶氏宗谱》载,坡岭头陶氏始祖自北宋年间迁入壶镇陶滩,于明永乐间迁城北乡泉塘一带,后再迁入坡岭头村,清中后期起,陆续外出经商。现村中保留有多幢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在附近具有响当当的名声。
“地主屋”为祥九十二公增广生陶成勋(1870—1940)于民国初年所建。坐东北朝西南,占地465平方米,砖混结构,四合院式重檐,硬山顶。门厅二层三开间,,梁架混合式,3柱5檩,中柱落在二层楼板上,明间外设八字门,正屋为三层,七开间,4柱4檩,文玩,前设廊通两侧边门,二层布局同底层相同也设房间,两侧厢房与正屋间设封火墙,均三间二层,4柱4檩。四周檐柱饰牛腿,门厅和正屋明间两牛腿半圆雕狮子戏球、麟凤吉祥,正屋檐廊施扁方梁,浅浮雕蝙蝠、仙鹤、牡丹花卉等图案,特别是正屋和厢房槅扇花窗锯空雕有狮、鹿、马、羊、松、竹、葡萄等动植物,上下槅心镶嵌玻璃,形象精美且各不相同。整座建筑高敞气派,做工巧妙考究,至纯天珠,雕刻精巧别致,细腻流畅,具有相当的艺术性。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了解得知,1971—1972年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杨根思第172团第3连队在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时曾驻扎于此村。连队共120多人,分发住在村中几幢较大的建筑内,其中连队办公室就设在“地主屋”内,当时墙上都写有很多宣传标语,现大门门额上还留有“兴无灭资”几个醒目大字,住户们都还清楚记得“练好铁脚板,踏死帝修反”等口号,村口现存“军民友谊井”一口,井旁立一石碑,落款为1971年。(浙江文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