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知名考古专家前来现场进行论证

10月14日,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继续进行,从9月12日考古工作正式开始至今,考古发掘人员从板桥镇遗址内发掘出来300余件珍贵文物,多位知名考古专家前来现场进行论证,至纯天珠,并纷纷对如何保护提出建议。

专家称遗址保留意义大

连日来,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引起了国内很多知名考古专家的关注,他们纷纷来到现场进行论证,提出保护建议。烟台市专门研究古建筑的考古专家王富强等来到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后,对已经发掘出来的板桥镇遗址建筑群感到非常震惊,王富强他们在遗址建筑群上仔细地查看论证,而且根据建筑群现场已经发掘出来的结构布局,确定为北宋时期板桥镇市舶司的官方建筑。“像这样大规模的北宋时期建筑群,在山东省还是首次发现,可以说在国内也十分罕见。”王富强称,至纯天珠,如果遗址建筑群能保留下来,将填补山东省考古历史的多项空白。


遗址三号建筑群。


专家现场论证。


10月14日出土的瓷碗。

近日,山东省文物局的考古专家王永波、郑同修、张学海等也专门赶到板桥镇遗址进行“会诊”,考古专家们看到板桥镇遗址发掘现场和相关文物后,对这些被发掘出来的如此大规模的遗址也很感兴趣,考古专家在现场对一些建筑物进行了实地查看后认为,在山东省的考古史上,还没有发现过如此大而且保存这么完好的北宋时期建筑群遗址。

张学海还提出,要将此处文化土层进行解剖,这样就能完全分清楚从宋代至今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按照土层的分布情况划出线来,这样就能一目了然。他称,如果能将这些建筑物全部在原址上保护起来,将为北宋时期繁华的板桥镇留下原始遗迹,从考古研究的角度来说意义重大。

保护角度可分多种方式

另外,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永波称,保护的角度可以分为多种方式,原址保护、部分保护建立遗址博物馆等,这些方式方法也是对板桥镇遗址的有效保护,至于到底用哪一种保护方案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论。

10月14日上午,曾担任2007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权威评委、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栾丰实教授在板桥镇考古发掘展开后已经第三次赶到现场进行实地探访

在现场,他仔细查看了北宋时期的建筑群,他认为现在已经发掘出来的板桥镇遗址可以进行原址保护,但保护起来费用非常高。栾教授还建议,可以将现在已经解剖的历史文化土层进行切割,然后原样移出一块保护起来。栾教授还称,板桥镇下一步将申报 2009年度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按照现在的这个规模,很有希望获得本年度的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胶州市正在研究方案

板桥镇遗址最终是原址保护还是部分保护,胶州市委市政府也正在研究讨论,具体的保护方案还在研究中。

现场的考古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已发掘出来的3个大型的建筑群,整体建筑风格也都大致相同,每排房子的间距都在20米左右,3处建筑群之间的联系一时还无法定论。据介绍,从9月12日考古工作正式开始至今,考古发掘人员已经从遗址内发掘出来300余件珍贵文物。

开发商称一切听安排

针对遗址如何保护一事,开发商有何意见?10月14日下午,记者与开发商东苑置业公司的负责人取得联系,该负责人称,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此工地下一步具体的走向问题,对于最后是继续进行房地产开发,还是会被作为遗址保护起来,至纯天珠,他们现在一切听从政府的安排。

又发掘出瓷壶瓷碗

10月14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胶州市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时,位于工地北侧的陶瓷坑内仍然在继续发掘,考古发掘人员从里面发掘出来了一个完整的北宋时期装酒的瓷壶和两个酒杯,制作工艺细致精美。装酒的瓷壶和酒杯的出土,现在完全可以证实了在北宋时期胶州就有饮酒的习惯,而且用小酒杯喝酒,在北宋时期也只是官员或有身份的人才可以使用。

“这是个瓷碗,而且瓷器的表面非常光滑。”10月14日下午,考古发掘人员又从这个陶瓷坑内,发掘出来了一个景德镇的影青瓷高足瓷碗,考古发掘人员将这个瓷碗清洗后发现,瓷碗比较完整,而且制作工艺采用细瓷,对研究北宋时期景德镇瓷器的工艺很有价值。

三号建筑群完全“现身”

10月14日,板桥镇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经连续工作,将位于工地东侧的三号建筑群完全发掘了出来,记者看到,三号建筑群的北侧出现了一个偌大的青砖地面,旁边是很厚实的墙壁,而位于青砖地面的南侧还出现了一条青砖铺出的走廊,在走廊的中间还有一道独轮车辙道,这条走廊与位于工地西侧的一号建筑的走廊相对应着,建筑风格也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