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汇珍珠、芙蓉诸泉以成斯池”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21 04:40 我要评论( )

今年9月10日,济南名泉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泉水为主题的 “申遗”项目,意味着济南的名泉离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又近了一步。由此,济南的泉水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

今年9月10日,济南名泉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据了解,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泉水为主题的 “申遗”项目,意味着济南的名泉离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又近了一步。由此,济南的泉水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尤其济南人对此更是心怀期盼,希望济南的名泉早日成为国家自然遗产。今天,记者接到一位曾打过工作交道的读者的电话,称自己收藏有一套不在济南72名泉之列的“雪泉”的早期拓片,记者立即前去采访。

在收藏者陈玉泉处,记者见到4张大小一样的拓片,上面的字迹十分清晰。陈玉泉告诉记者,这套拓片的内容是清代乾隆年间翁方纲撰写的《雪泉功德水记》。记者看到在第一张拓片的碑名下方盖有一枚长方形红色印章,上面的字迹为“济南建古斋碑帖店住小布政司街”。

陈玉泉说,自己不光收藏有这套拓片,还藏有其中的第3块石碑。他告诉记者,1997年在一位朋友家里见到了一块石碑,大约有70厘米见方,但对于碑上的内容并不了解,只是感觉字迹非常漂亮。这位朋友说,这是环城公园修建时在河道中挖出来的,但当时没有人注意,被当作垃圾扔在一旁,弄回家后一直闲放着。  

陈玉泉很喜欢上面的字,便和朋友协商购藏过来。也曾经研究过一段时间,但因为没有开头、结尾,不清楚碑记的题目和作者,所以很难弄清楚碑的全部内容。过了不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又得到了这套拓片,两相对照,字迹丝毫不差。自己也曾寻找过其他3块石碑,但一直没有结果。

有了这套拓片,上面的《雪泉功德水记》也就完整了。陈玉泉经过仔细研究,才知道此碑记是清代乾隆年间翁方纲撰写的,具体时间是“乾隆五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也就是1793年。上面记载的内容对于研究“雪泉”非常重要。从中可知,乾隆时任山东布政使的浙江新安人江兰,在济南藩署衙门外西北侧,购买湖田开凿放生池,然后“引署内笔华、凤翥二池之流,汇珍珠、芙蓉诸泉以成斯池”。然后又在池上供奉观音大士像及文殊菩萨。而此放生池,就是“雪泉”。为什么叫“雪泉” 呢?是由于开凿时有六股泉水自地下及侧面涌出,六股泉水如雪花状,呈现如“雪飞六出”的奇观,大有胜过趵突泉三股水的势头,题记开头一句“趵突三泉,雪泉则六之”就是记述这种景象的。也说明当时这处泉水很盛。又由于这里本是宋代曾巩所建“名士轩”旧址,江兰又拟将在此大兴土木,“作讲舍于池旁以育材成化焉”,其实这一设想直到嘉庆九年,铁保巡抚山东后才得以实现。这也就是最早的“济南书院”驻地,即现在历下区西公界街和北寿楼街附近。清道光《济南府志》及《续修历城县志》对这段史实有记载。但在新中国成立前,这里的碑刻、书院全部废弃,碑刻也不知所踪。以前的记载中没有说明《雪泉功德水记》碑刻是分刻在 4块石碑上面的,这也补充了历史资料不足

另外,陈玉泉说,这套拓片还可以纠正一处济南泉池名称的错误,即省政府东院的“华笔池”,这个碑记中的“笔华、凤翥二池”都在藩署内,也就是今天的省府内,故今天一直延称的名泉“华笔池”应该是“笔华池”才对。

从陈玉泉的介绍可以感觉到,这套拓片确实非常罕见,对于研究这处不属于72名泉的“名泉”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记者随后前往位于西公界街2号一大院内的“雪泉”进行实地探访。泉池为方形,四周建雕刻石栏,池南壁镶“雪泉”石刻,这是1982年重修的。池中的水很旺也很清澈,在“雪泉”碑刻上方有为了保护泉水而铺设的铁网。现在,《雪泉功德水记》拓片重新露面,也让我们得以对此泉的来历等有了最为接近历史的详尽了解,也使得这处名泉应该具有更高的地位。

链接一:翁方纲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苏斋等,顺天大兴人(今北京市),清代中期著名诗人、学者及清代书法四大家之一,乾隆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以内阁学士(从二品)视学山东。他一生精研经学,癖好金石考订,著有《复初斋诗集》、《文集》、《苏斋丛书》等,在任上时也称得上是位“济南名士”,有大量描述济南风物的诗文传世,为大明湖北岸的佛伦祠及铁公祠和小沧浪作过题记,许多书画珍品、碑帖及古籍善本里也多有他的题跋和批录。

链接二:

《雪泉功德水记》

趵突三泉,雪泉则六之。昔于钦《齐乘》所述,济南七十二泉之目,见,文玩,迄今考地志者不能具指其所在。予尝访金舆园址,寻望水之源,题平章四友之石曰:此王秋史所称二十四泉也,岂非泉以人著也?新安江公滋伯初读书杭湖时,尝浚放生池,其里居于歙、于扬,暨历官于滇、于豫,亦皆为是池。兹于济南藩署外迤西而北,捐廉俸买湖堤数十亩,引署内笔华、凤翥二池之流,汇珍珠、芙蓉诸泉,以成斯池。池上奉观音大士像,以广慈悲之旨,中奉文殊,以申祝厘之赞。其泉泓然喷氿而六出,游鯈荇藻,摇漾深阔,渊乎一胜境也。滋伯自髫年与次风、龙泓、西林诸老宿祓禊联唱,深契禅悦之宗,至今四十年矣,而宦迹所莅,适以人和年丰,感休嘉而濡惠泽,厥徵功德于水,其义一也。地旧为名士轩,南丰瓣香在焉。公复将庀材构厦,作讲舍于池旁,以育材成化焉,所以津逮乐利,喻上善与同原者,至纯天珠,非一二笔述所能该矣,故摭其大略记之。乾隆五十有八年,岁在癸丑夏六月廿有八日,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提督山东学政,北平翁方纲撰并书”。(此文标点根据济南出版社2007年版《历城县志正序合编》)

文玩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其中就包括石匾所在的西券门巷14号

    其中就包括石匾所在的西券门巷14号

    2019-02-20 22:19

  • 济南故城首次大规模发掘 出土大型“宫殿区”

    济南故城首次大规模发掘 出土大型“宫殿区”

    2019-02-20 21:58

  • 列为文物普查重要发现之一

    列为文物普查重要发现之一

    2019-02-20 20:28

  •  章丘相公庄镇发现的古石碑

    章丘相公庄镇发现的古石碑

    2019-02-20 19:23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