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昭通市昭阳区太平办事处太平村水塘坝,当地农民采挖褐煤时挖出大量古象化石。吉学平(中国)、江妮娜(美国)等10余名中外考古专家亲临现场考证之后推断,这是一个国内罕见的古象化石群。近日,中外专家再度聚集昭通,对古象化石群进行发掘、研究,文玩,寻找亚洲早期人类起源“缺环”。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类研究部主任吉学平介绍,昭通盆地褐煤层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不断发现古象及其他哺乳动物化石,有的种类还是以昭通和云南命名的新种,如昭通剑齿象、昭通中国河狸、云南貘等,该动物群中,报道过的古象种类达十余种,许多学者称昭通为“古象之邦”。估计年代距今约300万—700万年,这一时期是人类起源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此之前,该地区从未开展过系统的调查、采掘和研究。对这一古象群遗址进一步发掘和研究,若能发现距今300万—700万年间的古猿化石,这对于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意义重大。非洲已经发现大量的南方古猿,而亚洲一直缺少这一时期的实物佐证。
古象骨架出土现场。
硕大的象腿骨
昭通褐煤层被认为是寻找亚洲早期人类起源“缺环”的关键地区之一。
令人咂舌的象齿。
国内外专家现场鉴定古象化石。
在发掘现场,笔者亲眼目睹工作人员在褐煤层中刚刚挖到的一只小鸟化石骨架。来到褐煤开采老板毛国栋家里,记者更是惊讶,在一间陈列室里,竟然陈列着大量的古象骨架、象牙和鹿角等化石,其中一颗象牙化石长2.6米、重150多公斤,让人叹为观止。毛国栋称,他挖出来的一头古象化石保存完好,如果对这头古象化石骨架进行修复,其体格之庞大堪比恐龙。
据吉学平介绍,目前在水塘坝发掘出的古象化石,全部修复已可以拼装出3头完整的古象骨架,而大规模的发掘工作才刚刚开始,专家断言,这是一个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古象群埋藏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国内罕见的昭通古象群遗址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科研和旅游资源宝库,同时也是提升昭通知名度的一个国际大品牌,有关部门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这一珍贵的自然遗产消失。
■专家断言
古象化石群必将震撼世界
世界著名科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妮娜近日飞抵昭通,投入紧张的考古发掘。
江妮娜说,昭通发现的古象化石群,贵州文玩,令她震撼,现场发掘出的大量昭通古象化石,证明数百万年前的昭通是远古时代旧的动物灭绝,新的动物崛起的重要活动地带,对于研究世界上一些动物消失原因,具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在世界范围内很少有一个地方能清晰地反映生物进化的过程,这里却是个例外,保存了很多旧的动物群,新的动物群特别是亚洲的动物群在这都能找到答案,而且保存完好。
江妮娜说,根据发掘的实物分析,这里以前是大片沼泽,有大型水鸟、蜥蜴、龟和古象。最引人瞩目的是,我们在这里发现了两种以上的象,十分罕见。在这片沼泽地里还发现了一颗灵长类动物的牙齿,这是考古工作者发现的亚洲最早灵长类动物牙齿化石,这对研究人类起源很有借鉴。这说明在生物进化的重要时期,至纯天珠,许多灵长类动物在其他地方灭绝了,这里却出现了,这对研究灵长类动物的进化意义重大。世界上没有发现比这里保存更完好的动物化石群了,这里非常精彩,必将震撼世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