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旬老人证实楼前曾有一座石碑,上刻“乃木大将驻营地”字样,市文物部门正对其考证
一幢有百年历史的二层小洋楼隐藏在一片低矮的棚户区内,当地人传说它是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大将乃木希典在泡崖的指挥所。昨日,记者经过打探终于找到了这幢神秘小楼,并几经辗转,联系上了在楼内住了60多年的孙善永老人,听老人讲述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目击 神秘小楼地基处露“将”字石碑
“最近,我在泡崖友谊桥北侧一片棚户区里发现了一幢二层小洋楼,附近居民说,它曾经是日本大将乃木希典的指挥所。”最近,我市摄影爱好者孙先生向记者反映说。
昨日,在泡崖友谊桥下,记者看见这幢二层小洋楼矗立在一片棚户区里,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周围格格不入。这座小楼有近20米高,外墙用红砖砌成,非常坚固结实。窗户是木制的,十分细长,正门前有巨大的石条台阶,显示其曾经的主人非同寻常。
“现在,这里已经没人住了,成了铁路部门的仓库。不过,房子一侧的地基里埋着一块碑石,上面有字。”当地居民说。记者随即找到了那块深埋在地下的碑石,它是花岗岩的,只露出很小一截,上面刻着一个“将”字。由于年久失修,小楼看起来有些破败,楼体四周堆积着各种破烂儿和垃圾。
探访 楼前曾有石碑记述为“乃木指挥所”
这幢小洋楼与周边低矮的建筑风格迥异,立在其中犹如鹤立鸡群。根据附近居民的说法,它是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大将乃木希典的指挥所。情况真的如此吗?记者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曾在该楼里居住了60多年的孙善永老人。“我是1945年前后,搬到该楼里居住的,当时,里面有一张大木床,不能移动,像炕一样。而且,该楼每层的层高太高,住在里面显得很空旷,不太适合居住。”81岁的孙善永回忆说,他最初入住时,在楼的南面还有一块石碑,大约有2米高,半米宽,由三截组成,上面刻着:“乃木大将驻营地”等字样。“文革”期间,石碑被推倒打碎了,碑座被深埋在地下,碑身的一截埋在地基里,另外两截铺成了台阶。
“我听父辈们说,这幢楼是俄国人盖的,后来,俄国人被日本人打败了,该楼就该成乃木希典的指挥所了。”孙善永告诉记者,乃木希典曾在该楼谋划指挥过,因为该处靠近铁路,交通方便,所以他才把指挥所选在这里。
昨日,记者在《日俄旅大争夺战图鉴》中找到了一段资料,文玩,根据上面记载,1904年6月8日,日本第三司令官乃木希典在大连北泡崖设置了司令部。我市文物专家表示,日俄战争期间,日军登陆大连后,确实在泡崖地区短暂停留。如果能够找到相关石碑,那么,基本可以证明该楼曾是乃木希典的指挥所。
昨日,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宇表示,他们会尽快到现场调查了解,如果确实是乃木希典的指挥所,其意义就比较重大,文物保护部门将会把它作为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新发现进行保护。目前,该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小资料】
乃木希典,日本陆军大将,拥护侵略战争。1904—1905年参与日俄战争,任第三集团军司令官,文玩,该集团军是日本为围攻旅顺口要塞而组建的。1912年,日本明治天皇死去,乃木希典与其妻子一道自杀,以死答谢“皇恩”,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贵州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