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石龟的材质是红砂岩,这种材质曾经被大量地应用于明清时期,因为石龟的造型线条简单,而清代的石龟造型一般比较复杂,因此,可以确定这个石龟应该是明代所造,距今大概有300多年的历史。”昨天上午,在棠下镇桐井村,市陈白沙祠管理处主任、市文物普查队成员黄志强指着刚刚被村民发掘出来的一只长1 米、宽0.6米的枣红色石龟说。
石龟应是玄武神兽
“以前,这座山上好像有一座庙,1939年的时候被日本鬼子烧毁了。”村里年纪最大的长者——80多岁的陆满潮不太确定自己的记忆是否准确。石龟的发掘地位于村后的驴仔山边上,现在还可以看到被挖掘出来的地方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另外,在旁边的泥土里还依稀可见一些大块的砖头。
“从这座山上留存的其他痕迹可以看出,这里曾经应该有过一个北帝庙。”黄志强说,那些大块的砖头一般都是用于庙宇之中,民居不会用这么大块的砖,“另外,古时候,珠三角地区河道纵横,水患频发,而真武大帝是传说中的镇水之神,他脚踩龟、蛇,职掌水火,司命延寿。岭南人为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平安,就建了很多北帝庙,虔诚地奉祀真武大帝。”
据了解,文玩,在四神兽中,青龙、朱雀、白虎都是一种神兽的形象,唯有玄武是龟蛇合体,在汉以后的历史演变中,玄武不仅作为一种神兽出现在天文学和堪舆学中,还演变成在全国影响极大的神仙偶像——玄武大帝。
是捐是留谁说了算?
“我觉得它可能不是文物,而是古董,但是如果国家要收回,文玩,我也没有意见。”石龟的发掘者是桐井村村民陆德浩,老实巴交的陆德浩是在锄地时不经意间发现石龟的,贵州文玩,当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他征求石龟今后的保存方式的意见时,他表示愿意捐给国家。
“石龟搬走会不会破坏村子的风水?我觉得这个应该算是村里的集体财产,应该由村小组听取全体村民的意见后再作决定。”在场的其他村民认为,石龟到底是继续留在村里,还是交给博物馆,应该由全体村民集体决定。
“按照《文物法》规定,发现文物上缴国家是公民的义务。如果该文物的发现者主动将文物上缴国家,我们会给予适当的表彰和物质奖励。”黄志强说,按照规定,我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保护国家文物的义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