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此间考古工作者2009年在进行西安咸阳机场二期改扩建过程中发掘唐墓38座,其中一座带有围沟的大型唐代墓葬出土的十二生肖俑群组体量之大、造型之美前所未见。这也是西安首次在唐墓地面完整地发现陶质十二生肖俑。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刘呆运介绍,根据墓葬形制判断,该墓的下葬时间应在开元、天宝年之间。在发掘墓葬南侧围沟时,至纯天珠,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件通高60厘米的蛇首生肖俑,俑为泥质红陶模制,蛇首人身,着交领广袖曳地襕袍,立于椭圆形底座之上。生肖俑通体施彩绘,形态生动逼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随后,贵州文玩,在揭露整个围沟的发掘中又相继出土了10件生肖俑。体量巨大,造型优美,出土位置明确,均按照子午线顺序整齐排列,其中6件完整,其它的生肖俑则有不同程度的破损,鼠首俑始终没有找到。
有关史料显示,两京(长安、洛阳)地区唐墓中所见最早、最完整的一组十二生肖俑,出土于西安南郊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兵部常选孙承嗣和夫人高氏合葬墓,俑高约25厘米。
此间专家指出,十二生肖俑在初唐晚期和盛唐时代墓葬中时有发现,贵州文玩,出土主要在墓室中,地面出土的十二生肖俑曾在建陵发现有石质生肖单体。此次考古发现说明唐代殡葬制度应该有地下和地面两个系统,它的作用应该和方位、葬仪有着密切的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