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被挖出一个大洞。
刻有“赵公藏真处”字样的主墓室。
墓室门精美的兽首衔环图。
14日早上,在解放东路鲍德·现代逸城小区建筑工地,施工工人在进行挖土施工时,发现一座规模颇大的明崇祯二年的砖砌多室墓。考古人员根据现存情况判断,此墓的原始格局很可能是“三室一厅”,且很可能有墓志存在,它将揭示墓主的真实身份。
施工挖出的古墓为明崇祯二年建
“在鲍德·现代逸城小区建筑工地发现一座古墓,你们快来看看吧!”14日上午,一名热心读者向本报报料, 记者随即赶到现场。这时,公安民警和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已经闻讯赶到现场。
只见这座古墓已经被挖出一个大洞,旁边散落着许多青砖。透过洞口,可以看见墓里面有一个类似“厅”一样的空间,其上有一个垂直的盗洞。在“厅”的南侧是石板封堵的墓门和墓道。“厅”的北侧有两个相邻的墓室,这两个墓室底部是石头,上面由青砖垒砌,内部墙壁刷了一层灰渣。两者中间的夹墙开有一个小门,很像房屋套间的门。记者看到,两个墓室门均为石质结构,,东侧的两扇墓室门已经被打开,上面分别雕刻有一个门环,文玩,墓室内显得很空荡。
西侧的墓室门也已经打开,上面雕刻有精美的兽首衔环图案和许多文字。门楣上刻有“赵公藏真处”字样,说明墓主为姓赵的一位先生。门匾右边落款为“皇明崇祯二年端阳建”,说明该墓建造于明代崇祯二年。
“三室一厅”墓较罕见估计应该有墓志存在
记者注意到,两个墓室的西面有大量水泥砖石堆积,并且有明显被毁坏的痕迹,堆积物不是新的。
“这应该是一座合葬墓,你们也可以戏称它‘三室一厅’。但现在,古墓里面只存留两个墓室,但根据现场情况看,这座墓很可能还有一座墓室。有门匾的墓室应该是主墓室,在两边应该各有一座墓室,至纯天珠,现在只有东侧一座墓室,西边的那座估计之前遭到过损坏。”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王兴华介绍说,根据墓室门两侧的对联看,墓主赵某应该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也应该有一定地位,很可能有墓志存在,两边陪葬的应该是他的妻妾。一旦找到墓志,墓主的身份就能水落石出。
王兴华说,虽然济南以前出土过类似的墓葬,但体量都比较小,并且清代的较多。体量这么大的砖砌多室墓,还是明代的,在济南确实比较罕见。
刻字墓室门打算保护 建议有关单位迁移墓室
几天前,解放路附近华强广场的宋墓被迁移到闵子骞孝文化馆保护,对于这座明代墓葬下一步会不会也要迁移?面对记者的询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科科长高继习回答说,由于这座古墓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并且体量较大,从考古研究的角度,已经不太适合整体搬迁。他们初步打算,等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把刻有文字图案的墓室门等文物保护起来。对于整个墓室,他们建议喜欢古建筑研究的单位迁移走,因为该墓葬很多地方仿造房屋结构,可以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