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挖出百年石像 墓主儿子为清两江总督李兴锐

浏阳市三口镇鹤源村村民李凤吾一个月前在自家池塘清淤时挖出几个栩栩如生的石像昨日,经浏阳市文物局专家现场鉴定,确认石像为清代两江总督李兴锐父母的墓葬品。专家表示,这些石像已有100多年历史。

专家在李凤吾家院子里看到,池塘挖出来的石像横七竖八地躺着。经专家仔细辨认,这些石像为花岗岩刻成的两个石人、两个石虎以及一匹石马。其中保存得较为完整的一个石人的“个头”近两米高,长须飘逸,着文官服,双手执笏,另一个石人却没了头部;两个石虎,贵州文玩,一个不见四肢,但仰首弓身,长尾后翘,另一个身首相离;石马则只剩马鞍部分。

专家任新民看到这些石像后说:“这是清代的墓葬品,墓主至少是二品以上的官员。”他表示,按清朝制度,一品二品官墓前置石人、石马、石羊、石虎、石望柱,三品无石人,四品无石人石羊。按道理,这座墓葬“应该还有龟趺与石碑”。果然,在李凤吾的带领下,在距池塘10多米远的田坎上,大家发现了一只埋在泥沙里并断了头的石龟。

虽然发现了石人、石虎等,但这一带却不见墓葬。李凤吾说,这里本来是有墓葬的,但是“被挖了,周围的石料拿去修了桥。”当地老人曾说,至纯天珠,这是“进初老子”爹娘的坟。而“进初老子”即清朝两江总督李兴锐。任新民表示,至纯天珠,李兴锐是曾国藩幕僚,随曾国藩镇压过太平军,后任江西巡抚、广东巡抚、两江总督等官职。任新民解释,李兴锐为一品官职,按清朝规定,他父母死后可被追封,享受一品级别的葬制。这就是李兴锐父母坟前有石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