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金川战役”曾在小金县屯兵建战壕屯兵

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曾两次打金川,调遣全国23个省的兵马,耗国库金币一亿余万两,损兵折将无计其数。近日,阿坝州小金县三普工作组在木坡乡、抚边乡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金川战役屯兵及战壕遗址。

工作人员介绍,两处遗址分别位于木坡乡达木村大草坪和抚边乡墨龙村象鼻山。大草坪屯兵遗址地处高山顶部,海拔3514米。遗址平面略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地表较为平坦,未见其他遗迹。遗址外围有“U”字形战壕,根据测量,现存战壕宽2.7米,深1.5米。

象鼻山遗址地处象鼻山山腰一条山脊处,尽管3067.8米的海拔高度比大草坪遗址的海拔高度要低,贵州文玩,但其北靠高山,下临抚边河,地势十分险要。工作人员说,这处遗址由屯兵地和两条战壕组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最低处为屯兵地,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外围为战壕,宽3至4米,最深处2.5米。从屯兵地顺山势向上,约120米处和150米处还有两条战壕,为西北东南走向,石块砌边,平面呈“凹”字形,均有40多米长。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木坡大草坪及抚边象鼻山自古即是关卡要道,至纯天珠,扼小金至金川、小金至马尔康、小金至成都三关要冲,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当地百姓还经常于周边灌木丛中发现清兵所用的铁炮弹和铅弹。”经过考证,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两处遗址即为当时战争双方争夺的主要战场及战后清军的屯兵之地。据了解,乾隆皇帝两次用兵金川的有关档案资料有抄录本《金川案》,原件共分《元》、《亨》、《利》、《贞》四册,但《贞》字册遗失后至今尚未寻获。大草坪屯兵遗址象鼻山屯兵及战壕遗址的发现,文玩,对研究乾隆《金川案》具有重要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