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昨天就认为这可能与当时的殡葬礼仪有关

7月22日,西汉墓葬群的挖掘进入第二天,一对保存完好的红色陶罐被挖掘出来,至纯天珠至纯天珠,与21日的发现一样,这两个陶罐一个罐口朝上,一个罐口埋在土里。这一发现更增添了陶罐摆法与当时殡葬礼仪有关的猜测。

7月22日,西汉墓葬现场挖掘出一对陶罐。

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贵州文玩,在21日出土铜镜和陶罐的墓穴东侧,考古人员又划出了一个墓穴的轮廓。经过清理,墓穴很快被打开,考古人员用手中的小铲,一点一点清理着。“有东西!”当挖下去40厘米左右后,考古人员挖出了一个红色的物体,看样子像是陶罐的罐口,经过一段时间的挖掘,这个红色陶罐露了出来,记者看到,这个陶罐的大小与21日出土的灰色陶罐一样,罐口朝上埋在土中。在这个陶罐的旁边,考古人员又发现了一个红色陶罐,奇怪的是,这个陶罐的口是朝下埋在土里的。“21日出土的陶罐也是一个口朝上,一个口朝下,这次出土的陶罐也是这样的摆法。我们昨天就认为这可能与当时的殡葬礼仪有关,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极大。”城阳区文物办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一发现值得研究,他们当即用袋子将陶罐遮盖上。

记者从城阳区文物办了解到,城阳区发掘汉墓的事情并不鲜见。这次家族式墓葬群的发现,为研究古城阳的历史又增添了一些可供研究的实物。其实,在城阳当地,一直流传着古不其县的传说。记者从当地文化部门了解到,根据史料的记载,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设置了不其县,县城在城阳区城阳街道城阳、城子、寺西三社区交会处。“现存的史料中,东汉的史料中有关不其县的内容很多。例如不其县令童恢,就在《后汉书》中记载过,是当时有名的清官。他去世以后,不其人还建有衣冠冢及童公祠纪念他,现在城阳区惜福镇街道还有这座童真宫。”城阳区文物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这些对不其县的记载中,“古城阳”当时是县城所在,人丁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