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乐:首次发现两座史前非典型鹿石墓

博乐阿拉套山南侧发现两座史前非典型鹿石墓,贵州文玩,年代约为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这也是博尔达拉蒙古自治州首次发现此类墓葬。

图为此次发现的非典型鹿石

7月30日,博乐市文物局局长韩雪昆告诉记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过程中,在距博乐市区约37公里的阿拉套山南侧地势较平坦的草原上,文物普查队在野外调查时发现了两座非典型鹿石墓。两墓相距约50米,文玩,夹杂在40余座墓葬之间,均为大型石堆墓,非典型鹿石均卧于这两个墓葬东侧,其中一非典型鹿石上刻有明显的圆圈纹和对称连续的三角纹及马的形象。

这两块非典型鹿石均为长条扁状花岗岩砾石,现场测量出南边墓葬的非典型鹿石长103厘米、宽61厘米、厚度为35厘米;北边墓葬的鹿石长96厘米、宽47厘米、厚度为30厘米。两块鹿石的大小比例较为规则。

参与并指导博州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新疆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铁男告诉记者,这两座鹿石墓的非典型鹿石均为史前时期文化遗存。鹿石就是在条石上雕刻变形的鹿形象。非典型鹿石就是雕刻有圆圈、圆点及一些动物图案。鹿石的年代要早一些,非典型鹿石的年代要稍微晚一些。全世界范围现已发现可称作鹿石的碑状石刻有近 600通之多,尤以蒙古国最为集中。年代最早可以上溯至3000年。俄蒙学者认为更早,应有3500年-4000年历史。

此前,新疆北部草原山区已发现数十通鹿石。阿勒泰、昌吉等地则发现多处非典型鹿石,年代与此次博乐发现的非典型鹿石相当。

据了解,博州新发现的两座鹿石墓尚未进行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