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内蒙古元上都遗址发现了元代武库和200余枚石弹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7 22:52 我要评论( )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元上都遗址考古队在对元上都御天门瓮城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一座元代武库和堆放在武库中的200余枚石弹。有关专家认为,这些考古发现证明了元代炮弹的实心形态,并体现了元上都当时的防卫状况。 据内蒙古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王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元上都遗址考古队在对元上都御天门瓮城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一座元代武库和堆放在武库中的200余枚石弹。有关专家认为,这些考古发现证明了元代炮弹的实心形态,并体现了元上都当时的防卫状况。  

内蒙古文物局文物处处长王大方介绍,最新发现的石弹呈圆形,采用较软的石料磨制而成,每个石弹的直径为12至15厘米,重0.5至1公斤,它们既可以由卫兵用手向城下投掷,也可装在抛石机上进行抛射。  

一般认为,元代的炮弹有石弹、铅弹,均为实心弹。自明朝中期以后,部分火炮的炮弹才由实心弹改进为爆炸弹。“这次在元上都御天门遗址发现的大批石弹,证明了元代的炮弹还是实心弹。”王大方说。  

13世纪初,蒙元军队在与南宋交战中设立了“炮水手元帅”,并使用一种被称为“襄阳炮”的巨石炮,至纯天珠,它是利用杠杆原理抛掷石弹的战具。在火炮出现以前,抛石机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要兵器,它可抛掷大块石头,砸坏敌方城墙和兵器,也可抛掷成组的石弹,打击攻城的敌兵,具有相当大的威力。  

王大方说,这些发现不仅对研究元代的炮兵武备很有价值,而且在元上都御天门宫城防御体系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与元大都(今北京)共同构成元代的首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因此,元代政权对两都的守卫极其重视,文玩,专派10余万精兵守卫两都。    

王大方说:“这次发现的武库和石弹,证明了当时元上都的守卫部署十分严密。”

贵州文玩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而这个大土堆有可能是那时的居民集聚地

    而这个大土堆有可能是那时的居民集聚地

    2019-02-17 22:53

  • 南京将拆除明城墙遗址上全部建筑物

    南京将拆除明城墙遗址上全部建筑物

    2019-02-17 22:45

  • 挖掘时未发现其上部铺有石板

    挖掘时未发现其上部铺有石板

    2019-02-17 22:44

  • 信阳发现商代独木舟长9.28米 已被妥善保管

    信阳发现商代独木舟长9.28米 已被妥善保管

    2019-02-17 22:41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