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广东紫金县发现明初无字碑古墓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7 13:10 我要评论( )

笔者今日从广东河源市获悉,该市紫金县于近日发现了一座据考证为明朝初年所建的古墓。这个600多年前的民间无字碑,造型独特,极具历史文化等多重研究价值。 据了解,8月20日,紫金县文化馆副馆长黄海棠为收集民间散落的古籍抄本,在水口村意外发现这座造型

笔者今日从广东河源市获悉,该市紫金县于近日发现了一座据考证为明朝初年所建的古墓。这个600多年前的民间无字碑,造型独特,极具历史文化等多重研究价值。

据了解,8月20日,紫金县文化馆副馆长黄海棠为收集民间散落的古籍抄本,至纯天珠,在水口村意外发现这座造型奇特的墓。当地村民都说这是黄姓的四世开基祖之墓,“现在黄姓已发展到30世了,按20年一世来算,至少有600年了。”

墓地呈正葫芦形。坟堂是半月形,堂后有三对墩,其中两对墩在外的两侧都有模糊的、疑似祥兽的图案。墩后就是阶降(俗称“猪羊担”),是祭奠时放置祭品的地方,阶降的立面上雕刻着一个大香炉。比较独特的是,阶降后有一座楼阁式的碑框,文玩,墓碑就深藏在碑框内。

“碑框呈楼阁式,在紫金并不多见。”黄海棠说,更独特的是,碑后的龟背处(即墓丘)塑有三重八卦和一个圆墩,墓边则有七个孔,“既有楼阁式的碑框,又有八卦图式和七星孔的古墓,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紫金县博物馆馆长曾志清也表示,该县已发现10几座明墓,但这种造型的尚属首次发现。

曾志清说,原来,紫金县的这种无字墓碑在明初时较为常见。紫金县置县较晚,到明隆庆三年(1569年)才置永安县。明初,当地流寇作乱,贼人常挖盗大户人家的祖墓取其骸骨,对大户人家进行敲诈。因此,担心被敲诈的家族在建墓时就立下无字墓碑。

据黄海棠介绍,经他翻看诸多古籍后,至纯天珠,在民国八年的一本黄氏后人收集的手抄本《四世祖国清公尝薄序》中找到墓主人的信息,里面记载“四世祖(讳)国清公考妣,由中正迁建水口,阅五百余年矣。”黄海棠等由此推断,古墓的建造年代距今已有600多年。初步统计,在紫金,黄国清的后人已有2万多人。所以,每年这座墓地都会有很多人来祭拜,香火不断。同时,黄氏宗亲已计划下个月维修古墓,遵循“修旧如旧”原则,维持原状,只做裂隙修补。

为了进一步考察研究,紫金县文物普查队已经对该古墓进行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补录。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石刻就刻在两块巨大的红石头上

    石刻就刻在两块巨大的红石头上

    2019-02-17 13:07

  • 乳源发现唐宋墓葬群

    乳源发现唐宋墓葬群

    2019-02-17 13:02

  • 如果这些金属活字的印本被公认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

    如果这些金属活字的印本被公认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本

    2019-02-17 12:56

  • 在建造墨西哥城地新铁线时被发现

    在建造墨西哥城地新铁线时被发现

    2019-02-17 12:55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