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在寻找石狮基座 此前

埋藏在陈家祠广场地下数十年

一对广州家祠门前石狮子石质基座近日在清理深挖陈家祠正门前广场时被发现。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这对石头基座保存完好,四面雕刻有多组象征如意吉祥纹饰精美高浮雕。据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副馆长李继光介绍,根据历史资料照片记载,19世纪20年代陈家祠门前这对石狮均有完整底座,到了上世纪50年代的资料照片上,门前石狮的石雕底座不见了。

高浮雕基座品相完美

这对埋在地下的石狮子基座,高88厘米,宽120厘米,厚40厘米。基座四面均有品相保留完好的精美高浮雕,雕刻有多组象征如意吉祥的纹饰,文玩,分别是“虎虎生威”、“狮子戏球五伦图”、“鱼跃龙门”、“八骏图”、“丹凤朝阳”(两组)、“创大业 儿孙永发”、“石上吉祥”。基座条边上,还刻着竹子,寓意“节节升高”。

基座上的精美高浮雕保留完好。

李继光介绍,本次这对石狮子石质基座是上周六被工人用挖土机挖到的,当时正在作业的挖土机突然触碰到硬物,施工方当场停工检查,结果在地下1米处,挖出了一对石狮基座。“更让人兴奋的是,失踪数十年的基座还非常完整。”

一直在寻找石狮基座

此前,陈家祠管理人员一直都在寻找老照片上能见到的丢失近百年的石狮子石质基座、陈家祠门前的旗杆夹石和旗杆夹石座。2004年6月,文玩,在拆除陈家祠门前一学校建筑时,首先发现了百年前老照片上的旗杆夹石和旗杆夹石座。

一本1922年出版的《广东名胜史迹》,上面就有一幅日本人拍摄的陈氏书院的外观照片。1959年,贵州文玩,在陈家祠原址上建广东民间工艺馆时石狮仍在,但基座却不知所终,“据推测,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基座就不见了。”李继光分析。据了解,现存陈家祠门前的基座是上世纪80年代后定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