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东郊挖出一汉至明清古墓葬群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7 03:39 我要评论( )

10月12日,位于江六高速取土场新港物流附近,数个古墓葬被揭开神秘的面纱,时代跨度从汉代至明清。其中,一座南北走向的砖室墓葬清晰可见,墓室在南,墓道在北,较为狭长,呈刀形。据考古队专家介绍,这样的墓叫“刀形墓”,有墓道、墓室组成,墓道较窄,

10月12日,位于江六高速取土场新港物流附近,数个古墓葬被揭开神秘的面纱,时代跨度从汉代至明清。其中,一座南北走向的砖室墓葬清晰可见,墓室在南,墓道在北,较为狭长,呈刀形。据考古队专家介绍,这样的墓叫“刀形墓”,有墓道、墓室组成,墓道较窄,与宽敞的墓室相连,形状很像一把菜刀。

墓葬曾经被盗墓主人身份无法确定

墓室长约8.5.米,文玩,墓室四周均由青灰色砖块砌成,表面绳纹清晰可见。墓室底部铺砖呈“人字形”,十分考究。由于墓葬部分倒塌,考古人员在清理倒塌砖块时发现大量楔形砖,至纯天珠,砖块上印有环形图案,如此平滑规整的砖块,文玩,如此精致讲究的墓葬是否说明了墓主人的地位非同一般?考古人员表示,由于墓葬有被盗过的痕迹目前只清理出土了一个残碎的青瓷碗,且墓葬没有碑文和墓志铭,因此墓主人的身份无法确定。

数座古墓葬分布密集跨越汉代至明清

在“刀形墓”的周围,考古人员还发现了5、6座古代墓葬,有夫木椁墓、砖室墓、土坑墓等等。这些古墓葬分布如此密集,且跨越汉代至明清,难道这里是墓葬聚集区?

据附近居民介绍,此地原为土丘,后成为江六高速的一个取土场,土丘也渐渐夷为平地。“从这里的土层堆积来看,土丘很可能是后期堆积而成的。”业内人士大胆推测,古运河紧邻墓葬,墓主人是否与古运河有些许关联?考古人员表示,这将有待进一步考证,本网将继续关注。

考古人员呼吁:城市经济开发需与古城文物保护“同舟共济”,施工单位若发现古墓葬,需就地保护,并及时与文物部门进行联系,杜绝野蛮施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浏阳花炮厂扩建挖出东汉古墓 墓内空空如也

    浏阳花炮厂扩建挖出东汉古墓 墓内空空如也

    2019-02-17 01:08

  • 村民挖出大批古代陶器 上交国家拒绝奖金

    村民挖出大批古代陶器 上交国家拒绝奖金

    2019-02-16 22:18

  • 韩亮不仅挖出了一尊完好无损的石羊

    韩亮不仅挖出了一尊完好无损的石羊

    2019-02-16 20:35

  • 刚挖出“古香炉”,文物贩子就涌上门

    刚挖出“古香炉”,文物贩子就涌上门

    2019-02-16 18:32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