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南丰县白舍镇文物普查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该镇罗家村一祠堂,贵州文玩,见到了这块晚清时期的壁画。这座祠堂为清代建筑,早先为罗氏家居,土木砖结构,占地约300平方米。壁画在祠堂内,位于龛台上方,至纯天珠,面积约6平方米,居中画面以一条青龙跳跃为主景,辅有鲤鱼、人物、龙珠、云气、水流等,生动地刻画了飞龙在天翱翔和鲤鱼跳龙门的情景。画面中青龙腾空巨舞,吞云吐雾,翻波斩浪;龙眼龙须、龙鳞龙身等清晰可见;红鲤鱼对眼青龙,昂首阔尾,游身翔躯,整个一幅“鱼龙潜跃水成文”的鱼龙舞图。壁画中还绘有殿堂屋宇。画面以单线勾绘,平涂设色,局部加以渲染,描绘细腻,还少量使用了金白粉彩。整个画面构图大气饱满、疏密有致,线条流畅有力、笔法娴熟,造形层次分明。龙头、龙爪和鱼尾及海浪的波纹富于装饰性,借鉴了传统民间美术的一些造型特点,文玩,形象夸张,造型稚拙,色彩淡雅,有着非常显眼的视觉效果,形象地展现出当地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淳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社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据了解,罗家村在春秋战国时先后为吴、越、楚之属地,受吴越文化和楚文化的影响,至今还保留着“跳傩神、舞龙灯”这种独特的民间传统艺术。目前在古民居中发现这类清代壁画比较少见,文物普查工作人员初步认定为晚清时期的壁画。该壁画保存基本完整,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目前,该镇已将此壁画进行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