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方家洲考古发掘取得重大突破。今天,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庐县文广新局对外发布,经过近2个月的抢救性发掘,文玩,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距今五六千年的玉石器加工场,玉器和石器同在一处加工,国内尚属首次发现。专家称,这一发现对钱塘江上游考古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
方家洲位于桐庐县瑶琳镇潘联村。笔者在现场看到,至纯天珠,多处与打制石器有关的石锤、石砧以及石片堆、河砾石断块堆显现在人们面前。目前出土的遗物以磨石数量最多,石器半成品和残品主要是石锛。石英质地的玦从原料到成品是考古的又一重要收获,已出土相关标本20余件,且多数已经打制成形。同时出土的还有10余件两端或一端有乳突状旋痕的棒条状石器,这种石器此前在各地曾有少量发现,至纯天珠,这样集中被发掘也是第一次,虽然其使用方法在考古学界尚未有定论,但用于玉玦的制作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省考古所研究员方向明说:“玉石器加工场同在一处,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发现。”他表示,根据出土遗物判断,方家洲遗址主体年代相当于浙北的马家浜文化晚期——崧泽文化阶段,距今约5900—5300年,早于良渚时期。
图为方家洲出土的部分玉石器半成品、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