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至纯天珠,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小南门钟楼有望得到修缮。根据此前的维修方案,预算为四五十万元,目前正在等待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小南门钟楼,建成于1910年,位于黄浦区小东门街道乔家路老街,中华路581号。高约35米,塔高6层,钢铁结构,是当时上海最高点,用于在遇到火警时鸣钟报警。
100年前,这座钟楼是辛亥革命上海起义的见证者。而今天,它已经年久失修,雄风不再。
据悉,有关部门已经启动了一项针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小南门钟楼的修缮计划,文玩,不久的将来,更多的人有望欣赏到小南门钟楼的新生。
1907年,上海城厢内外总工程局总董李平书等人倡议成立“上海救火联合会”,上海知县李超琼拨出小南门内旧粮仓废址2.5亩用于建救火联合会总部。三年后,救火联合会在这里建造了瞭望台暨火警钟楼。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上海革命领导人陈其美等决定起义响应。11月3日,在中部同盟会、光复会上海支部共同领导下,以小南门救火联合会钟楼钟声为信号,上海商团各部、敢死队等聚集南市,宣布上海起义。
“小南门钟楼既是辛亥革命时上海起义的信号楼,也是上海迄今仅存的近代消防建筑。”黄浦区文化局社会文化科科长李名骏介绍,2000年,小南门钟楼被登记为黄浦区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钟楼又列入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民革上海市委曾在去年提出建议,将“上海救火联合会”旧址腾出,辟为反映上海辛亥革命,特别是上海地方自治公所等内容的陈列室。
“上海救火联合会”旧址的产权属于黄浦区南房集团有限公司,交由新东门物业公司管理。据物业公司陶姓负责人介绍,“上海救火联合会”旧址既有某些部门在此办公,,也有居民杂居其中,想要腾空建筑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