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发现120座保存完好的古墓葬

昨日广州考古专家首次披露,经过1年多的勘探和发掘,在荔湾区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地块发掘出100多座大大小小的古代墓葬文玩墓葬跨越西汉、东汉、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专家清理出明代青瓷碗、金药勺、龙虎纹铜镜、砖质地券等各类精美、重要文物标本1000余件(套),不少出土文物堪称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精品。

荔湾区西湾路旧广州铸管厂地块面积约7万平方米,目前为地产项目用地,该建设工地距广州历史上的城区中心(今北京路)直线距离约4.2公里。考古专家告诉记者,该区域紧临珠江,依山傍水,是先民们理想的埋葬场所。

昨日,考古专家易西兵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在这一带发掘过数十座古墓葬,表明此区域是广州一处重要的古墓葬埋葬区。从2010 年起,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工程建设,对该地块进行全面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目前,已发现古墓葬近120座,完成发掘近100座。

他介绍,“已经发掘的近百座墓葬中,以西汉南越国时期墓葬最多,共39座。大部分结构完整,随葬器物保存完好,墓葬丰富,极大地丰富了广州地区南越国时期的考古资料,对于研究南越国史具有重要意义。”

明代墓葬的发掘也是在该建设工地的重点考古发现。目前工地共发现明代墓葬5座。M55号墓结构保存完好,以砖砌墓室,顶面以长条砂石覆盖,再铺炭进行密封保护,墓室内有完整木棺。棺内随葬青瓷碗2件,文玩,棺外随葬黑釉瓷罐5 件,另有砖质地券都是珍贵的考古发现。易西兵透露,此次配合建设工程进行的考古工作,采取了分区考古、边勘探边发掘的方法,在保护好地下文物的同时,至纯天珠,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工程建设。

此次还发现有东汉墓葬11座,包括砖室墓和竖穴木椁墓两种,多数保存完好,随葬器物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