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地铁8号线旧鼓楼大街站的施工工地内挖出半截白色石碑。西城区文委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进行鉴定,初步断定为明代石碑,,具体情况需挖出另外半截才能判断。
在工地现场看到,文玩,半截石碑长约90厘米,宽约70厘米,厚约40厘米,摆放在离工地东门约50米的地面上。
经过雨水洗刷,白色石碑表面比较干净,能清楚地看到碑文。石碑顶部刻有两条盘龙,龙须清晰可见,中间写有“流芳万古”四个字。碑身上还看到了“浙江嘉兴府”、“太医”、“钦差镇守天津”等字。
现场施工人员介绍,石碑是昨晚从地下挖出来的,还有半截埋在里面。“这应该是好石材。”工人小杨摸了摸石碑表面说道。
“药王庙里有好几块这样的石碑。”家住附近的刘先生称,附近曾是明代的太医院和药王庙所在,附近的几条胡同住的都是太医。
据了解,药王庙位于工地南侧,经过修缮后,如今已是一处宾馆,但保留了明代修建的5块石碑。
在宾馆内看到,几座石碑顶部装饰与工地挖出的石碑十分相似,4米多高,多建成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年左右,记录了当年广济寺、嘉慈寺等修建历史。
文物部门说法
西城区文委文物科的工作人员张先生赶到现场,对半截石碑进行鉴定。
“得找到另外半截才能判断。”经施工人员配合,张先生在工地土堆里发现了剩下的石碑。但石碑大部分被埋在土中,需调用挖掘机才能挖出。
张先生称,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这块石碑很可能是明朝药王庙落成时期修建的,初步断定材质为汉白玉,文玩,在其见过的石碑中,算个头较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