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蓬莱县志》记载,来宾桥位于水城西南角,与赛画桥(古名迎仙桥)东西对峙,南北横跨画河。桥身长约5米,宽3米,为单孔式石拱桥,石柱扶栏,柱与柱之间由石板填充,一色为青石。约在唐宋年间建成,明代《登州府志》中对此桥这样介绍,“在迎仙桥西浦家洼村外,明代辽阳、金山、旅顺口运船皆于此处集结,至纯天珠,故名来宾桥”。
排水工程遇古桥
5月8日,蓬莱市海港路排水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当工程进行到北市场大转盘西北侧10米处时,施工人员发现一座地下古桥,市住建局工作人员立即停止施工并告知文物单位。经过蓬莱市文物局工作人员现场查看和鉴定,至纯天珠,确定此桥为《蓬莱县志》中记载的“来宾桥”。
日前,蓬莱市住建局在进行市政排水设施改造过程中,发现一座埋藏地下多年的古桥,立即与相关部门采取保护措施,,短短3天拿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挪移数米,工程量增一倍,为历史文物“让道”。
工程挪移保古桥
一方面是具有一定保护价值的小古桥,一方面是几百万的民生工程,市住建局面临两难的抉择。
“考虑到历史遗迹不仅是蓬莱历史的灵魂体现,更是城市变迁的见证,保护历史就要舍得付出,一定要找到一个既可保留文物,又能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完成的科学合理的方案。”蓬莱市住建局副局长李祥政说。
为拟出一个“万全之策”,蓬莱市住建局在向政府作出详细汇报之后,协调文物、财政和古桥所在街道等部门进行现场办公,同时聘请烟台规划专家进行现场勘查和论证。经过多方面论证,最终的设计方案出炉,将原方案中从“来宾桥”正方向直穿而过的排水管道,改为向南漂移5米绕过古桥,原在此段断面设计所用的块石墙改为混凝土结构。虽然新方案比原方案只向南移动5、6米距离,整个排水管道也只相对增长5、6米,但工程量比原来多了将近一倍,预算也增加了近 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