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在天元区群丰镇旗云村毛湾组十八龙坡水库附近,有村民在平整土地建农家乐时,发现一座古墓。接到消息后,市文物局考古队专家赶到现场挖掘。到当天下午14:00,古墓发掘完毕,考古人员共清理出6枚棺钉、7枚钱币、一个塔式魂瓶、一个多角坛等10多件文物。没有找到棺木和尸骨,考古人员推测,古墓里的棺材和尸骸已化作泥土。
墓室清理完毕,塔式魂瓶和多角坛两件文物完全“大白天下”
文物上有“人”有“天梯”。
市文物局考古队专家根据墓制形式和钱币上的文字初步判定,这是一个宋代农村大户人家的墓葬;塔式魂瓶和多角坛为株洲市宋代考古发现的最早、最大的陶制文物。
现场 一批文物重见天日
28日下在古墓挖掘现场。古墓位于十八龙坡水库附近一个叫“乌龟嘴”的地方,现场只留下一个残破的墓穴,墓室高1.5米左右,宽2.82米。墓穴部分坍塌了,残留的部分有2.5米左右,考古专家后来推测说,原长度有5米左右。考古人员共清理出6枚棺钉、7枚钱币、一个塔式魂瓶、一个多角坛等10多件文物。
昨日上午,记者在市文物局大院内看到了塔式魂瓶和多角坛。两件物品是陶制文物,均有0.6米高,文玩,其中塔式魂瓶比多角坛略高一点,顶部的盖子就像一个塔。多角坛上面有20个“角”,上面还有一条龙和两个人的图像,还有一把梯子及其他图文。
对话 重量级文物是两件陶器
此次挖掘重量级的文物是塔式魂瓶和多角坛两件陶器。那么这两件文物到底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昨日上午,记者采访了此次挖掘工作的市文物局考古队副队长黄阳秋。
记者:多角坛上的梯子有什么寓意?
黄阳秋:古人大多迷信,在人间受苦太多,希望死后能够升天。多角坛上面的梯子,应该是古人所称的“天梯”,意为死后升天。
记者:这个古墓是什么朝代的?依据是什么?
黄阳秋:我们在现场搜集的7枚钱币,分“宋元通宝”、“太平通宝”两种。“宋元通宝”是宋太祖公元961年铸造,“太平通宝”是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铸造。再根据墓制形式,至纯天珠,由此可以判断,至纯天珠,这个墓葬沿袭了南北朝以后墓室建筑方法,根据钱币年代,这个墓葬最早为北宋早期。
记者:两件文物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黄阳秋: 经济价值目前还无法估量,但是文化意义深远。之前我市的考古也发现过宋代的陶制文物,但是年代这么早、这么大的陶制文物还是第一次发现。对研究北宋时期的历史、风俗及经济社会状况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