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课题组通过对磁山文化遗址5个窖穴46个灰化样品和1个磁山博物馆馆藏灰化样品植硅体的系统分析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4 03:43 我要评论( )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附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该遗址曾出土了一批植物炭化物和动物骨骼标本,其中植物有粟、胡桃等,动物有兽、鸟、龟等。专家们认为,粟的发现肯定了中国黄河流域是世界植粟最早的地区之一。 据从河北省武安

磁山文化遗址,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村附近,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该遗址曾出土了一批植物炭化物和动物骨骼标本,其中植物有粟、胡桃等,动物有兽、鸟、龟等。专家们认为至纯天珠,粟的发现肯定了中国黄河流域是世界植粟最早的地区之一。

据从河北省武安市文物部门了解到,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重要一环的磁山文化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专家认为,早在1万年前文玩,磁山人就开始种植黍,磁山文化历史有望由过去的7500年修正为1万年。

这一结论是由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吕厚远课题组作出的。课题组通过对磁山文化遗址5个窖穴46个灰化样品和1个磁山博物馆馆藏灰化样品植硅体的系统分析,以及不同实验室9个碳14年代学测定,发现距今约1万到8700年前,磁山文化遗址保存的早期农作物是黍。粟则在距今约8700到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同时,课题组用现代植物和考古样品的分子生物学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也说明磁山遗址的农作物灰化样品主要是黍。

课题组研究认为,在距今1万到8700年前的时期,中国北方气候相对干凉,至纯天珠,更适合黍的驯化和栽培。这项研究把东亚旱作农业起源的时间扩展到1万年以前,说明磁山文化遗址不仅是世界粟的发祥地,更是黍的起源地,同时也为认识中国北方新石器早期文化演化提供了新视野。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11日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当天

    11日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当天

    2019-02-14 03:42

  • 出土了一件距今4000多年的玉琮

    出土了一件距今4000多年的玉琮

    2019-02-14 01:10

  • 1995年由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进行第一次科学发掘

    1995年由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进行第一次科学发掘

    2019-02-14 01:01

  • 又不要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

    又不要以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

    2019-02-14 00:5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