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考古系师生在配合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考古调查中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2-13 23:16 我要评论(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考古系师生在配合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考古调查中,新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淅川县博山旧石器地点。 专家认为,这一发现,为了解丹江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面貌,探讨中国南北方石器工业的区域文化交流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考古系师生在配合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考古调查中,新发现了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淅川县博山旧石器地点。

专家认为至纯天珠至纯天珠,这一发现,为了解丹江下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面貌,探讨中国南北方石器工业的区域文化交流,进一步解决北方地区旧石器晚期以石叶为代表的石器工艺、发展水平及细石器工业的起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技考古系教授宋国定介绍说,从目前采集的大量石制品看,博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制品选料讲究贵州文玩,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在石器的刃缘有清晰人为加工使用痕迹,具有鲜明的特点。如:以燧石为主要原料,石制品生产以石叶工艺为主,并新出现了磨制技术,剥片方法有直接锤击、压制法等,石器加工更加精细,组合丰富,工具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目前在中国北方已经发现石叶遗存的地点有宁夏灵武水洞沟、河北阳原油坊、河南安阳小南海、河南登封西施等遗址,在这些遗址中,除小南海遗址年代范围为距今2万至1万年,其余遗址年代均在距今3万至2万年之间。新发现的河南淅川博山旧石器地点石器工业与上述遗址基本一致,故专家初步推测其年代为距今2万年左右。

宋国定说,从博山旧石器的原料选择、生产工艺、石叶所占比例和端刮器的形制等分析,它与旧石器时代末期北方地区高度发达的细石器工业应存在比较密切的联系,有可能将以宁夏灵武水洞沟文化为代表的旧石器文化类型的分布范围向东南延伸数百公里,探讨当时人们迁徙的路线及文化传播、交流的中间驿站和轨迹、确定石制品的绝对年代将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据考古队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站长樊温泉介绍

    据考古队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郑工作站站长樊温泉介绍

    2019-02-13 23:12

  • 河南省淅川县首现石叶类遗存

    河南省淅川县首现石叶类遗存

    2019-02-13 21:34

  • 河南滑县挖出两艘北宋大船

    河南滑县挖出两艘北宋大船

    2019-02-13 19:36

  •  垣曲县与仰韶文化的发源地河南省渑池县隔黄河相望

    垣曲县与仰韶文化的发源地河南省渑池县隔黄河相望

    2019-02-13 18:05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