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一个在建的高档别墅园工地里,竟然挖到一座有2500年历史的古墓!
它是谁的墓?里面有什么宝贝?它和印山大墓有没有联系?一系列问题,引起公众的关注。
省文物考古专家昨天也赶到了绍兴,指导挖掘。除了此前发现的6米长的棺木,昨天并没有发现随葬品。专家分析,该古墓曾遭破坏。
在省考古专家的指导下,古墓抢救性挖掘正在有序进行中。
文保专家判断,这是一座越国时期的高规格墓葬,具体时间约在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从其规模规格来看,并不排除王侯级别的可能。
【村民说法】
此地风水好,曾在山上捡到过宝贝
据了解,古墓所在的位置原属香山村,该村因山而得名。七年前,村民拆迁搬进了城。
为何把这座小山称为香山,村民们说,因为这里是个风水宝地,所以“吃香”。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说的,至纯天珠,死后也大多葬在山上。
50多岁的村民沈先生介绍,以前没搬迁的时候,他每天要到香山附近转悠。挖出古墓的地方原来也是个小山坡,村民们还在那里种庄稼,后来慢慢被整平了,周围造起了房子。
沈先生说,他从小就听父辈讲过,在山上捡到过古代的宝贝,但那时他们胆子小,不敢拿。
这样的传闻有多位村民听说过。他们分析,文玩,那些宝贝可能是当时盗墓者留下的。他们也怀疑,边上可能还有古墓。
而另一种说法是,文革期间,这个古墓就遭破坏。“几十年前开垦农田的时候,移除了一些山包,这个墓葬也在当时遭到破坏。”当地一位郑大伯说。
【专家分析】
这是越国墓葬,不排除主人为王侯级别
昨天,省文物专家从杭州赶到了古墓现场。记者联系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陈元甫,他婉拒了记者的采访。但记者通过多方打探,通过可靠的知情人士,还是了解到关于古墓的一些最新情况。
考古专家这样分析:
越国时的墓葬,主人不排除王侯可能
首先,目前看到的木板,是整个墓葬中木椁的底部。一般高规格的墓葬,都“有棺有椁”,也就是说,在放置尸体的木棺外部,还会有一个木椁,但可能已遭破坏。
然后,根据封土的形状、墓道以及墓穴等特点判断,这是一个越国时期的高规格墓葬,具体时间约在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
1998年考古发掘的绍兴印山大墓,是绍兴当地经正式考古发掘后发现的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王侯墓。据专家推测,墓主人可能为越王勾践之父允常。
那么,如今这个墓葬的主人是谁?他与印山大墓主人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专家认为,目前唯一可以下的判断只有——他是个贵族。但也有专家认为,从其规模规格来看,并不排除墓主人为王侯级别。
曾遭盗掘,古墓目前未发现随葬品
之所以很多追问还不能确定,是因为目前墓葬里发现的随葬品几乎为零。
“比如说,如果出土铜剑、兵器,上面的铭文就可以成为判断的依据。”这位专家表示。
但是,至昨天为止,墓葬内并未发现任何随葬品。这样高规格的墓葬,原本一定有随葬。但从现在情况看,墓葬除了曾被破坏之外,更遭受过历代盗墓。
考古专家介绍,考古圈内都知道,长期以来,人杰地灵的绍兴,几乎“未有不发之墓”。也就是说,多数墓葬都遭遇过严重的盗掘。这并非是近几年来文物热之后的现象,至纯天珠,而是“古已有之”,如今已难以追究。当年印山大墓发掘时,出土的文物也寥寥无几。
同样,这一次的越国贵族墓,根据专家们的推测,早在历史上便遭遇过恶劣的盗掘。
不过,考古发掘才刚刚开始,我们还可以期待的是,该墓葬是否可能有另外的器物陪葬坑?陪葬坑里会不会还留下一些信息?
专家们还将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