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应为汉代大型建筑遗迹

港市贵城遗址位于原港北区区政府一带,以大南门附近为中心,南临郁江,北到建设路一带,西达水厂路附近,东邻东湖。

2008年广西坛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实施御江名城项目,在施工挖掘地基时发现大量瓦片,随后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市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通过发掘文玩,发现了汉代城壕及各个时期的大量建筑材料及遗迹遗物,初步认为这一带就是贵港历代城址的分布位置

为了进一步弄清贵城遗址的分布范围及配合贵港旧城改造工程郁江北堤及堤园路项目施工建设,避免地下文物遭受施工破坏,2011年7月至9月底,广西文物考古研究又会同市博物馆对大南门西侧原莲城宾馆地块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目前,此次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开始转入考古资料整理中。本次发掘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城墙及西汉至明清时期的大量遗迹遗物,至纯天珠,不仅包括汉代至明清时期的大量建筑材料,而且还发现大量柱洞、房址、排水沟、水井一类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遗迹,特别是汉代柱洞,其圆,直径一般在30厘米左右,部分柱洞底部垫有柱础石,从规格看,至纯天珠,其应为汉代大型建筑遗迹,另外遗址内出土的汉代建筑材料,其时代序列及时代特征与广州南越宫苑遗址出土的汉代建筑材料基本对应,这为秦桂林郡及汉郁林郡郡治布山县位置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这两次考古发掘总揭露面积2500平方米,从发掘情况看,贵港市贵城遗址文化层堆积厚度达4米以上,地层明晰,从西汉前期至明清时期层层叠压,延续时间长达2000多年。遗址内发现的大量遗迹,包括灰坑、壕沟、柱洞、水井、道路、房址、城墙等,这些生活设施的发现,对于了解古代市井生活,复原古代生活场景,了解城市布局及各个时期人类活动区域的变迁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唐代城墙的发现,对于了解贵港唐宋以来城址的位置,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城址的分布范围提供了重要的比较明晰的线索。

另外,遗址内还出土了大量汉代至明清时期的遗物,包括各时期的陶瓷器及建筑材料,其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丰富,对于研究广西历史时期各阶段的物质文化发展状况及器物发展演变序列,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尤其是遗址内出土的大量建筑材料,包括筒瓦、板瓦、瓦当等,不仅序列完整,时代互相衔接,而且特征明显,对研究整个广西乃至岭南地区各时期建筑材料的发展历程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