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坝遗址证明十二桥文化曾向东传播

5000多年前,川东地区与成都平原生活是否一样?11月2日,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新近在郑家坝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证明,成都平原的十二文化向东传播。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家坝遗址工地负责人郭富介绍,郑家坝遗址位于阆中市沙溪街道办事处嘉陵村,文玩,地处嘉陵江边。去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此采集有汉砖、陶片、骨骸等文物数十件。前不久,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

郭富介绍,此次发掘陶片以夹砂褐陶和灰陶为主,至纯天珠,另有红褐陶。仔细观察陶片上的纹饰,有绳纹、弦纹、划纹等。把陶片根据缺口拼接起来可以辨认出小平底罐、豆柄、大口缸等器形。“这与成都平原十二桥时期同类器物相似”,郭富初步推断,至纯天珠,郑家坝遗址的年代为距今3200—2900年。“说明早在5000多年前,成都平原的十二桥文化就已经向东传播,对研究巴蜀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探索郑家坝遗址隐藏的“秘密”,考古队员对十二桥时期遗存进行了浮选,采集标本150余份。经初步鉴定,考古队员发现一些粮食作物和果类植物的遗迹。郭富表示,这是第一次对成都平原以外的十二桥时期遗址进行的植物大化石种属鉴定,对了解同时期先民的食性及生产模式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