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闻县曲界镇韩宅村一位韩姓村民家里,珍藏着16个古代青铜马铃,马铃的样式相同、大小相等,高4厘米、直径3.8厘米。马铃制作工艺精致,左右两面都有虎面图案,纹理清晰可见,顶部铸有套绳圆孔。每个铃内都特制一个活动实心铜珠,轻轻一摇,铃声清脆悠扬。经当地文化部门有关人员鉴定,16个马铃为清代虎面铜马铃,原是间隔连在皮带套于马脖子上,马儿跑起路来叮当叮当地响。
据韩姓村民称,这些马铃是今年初在自家楼后挖建围墙时发现的,16个马铃摆放在一个陶盘上,文玩,文玩,红土掩盖上面。遗憾的是,陶盘在清理过程中受破碎,还有几个马铃内面已开始氧化生锈。据《徐闻县地名志》记载,韩宅村是在明代嘉靖初年,韩姓自今海南省文昌县迁至此地建村,文玩,原名调甸,又称调甸韩宅,至今已达490年的历史。从附近的明、清代墓群碑石来看,这些马铃明显是陪葬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