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着手对世界最古老木塔展开修缮
位于中国山西北部应县的释迦塔是当今世界最高、最古老的纯木结构佛塔,但它自上世纪末以来长期处于扭曲状态,“病情”日渐加剧。经过长达24年的反复“推敲”,修缮方案近期终于出炉。
“国家文物局已经原则同意了《应县木塔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加固方案》,即在维持现状基础上,重点对木塔二三层严重倾斜部位及严重残损构件进行保护加固。”山西省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副处长白雪冰说。
据介绍,“现状修缮”方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提出,经过多位专家学者多次研讨,最终报国家文物局得到了认可。专家认为,“现状修缮”既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木塔的干预,又能达到控制木塔继续倾斜的目的。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北部应县境内,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即公元1056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塔高67米,约相当于现在20层楼的高度。1961年,应县木塔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县木塔没有一颗铁钉,全部架构均由卯榫咬合而成,承重数千吨而不下沉,堪称奇迹。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受结构变化、战乱及年代久远等因素影响,木塔出现了严重险情,塔身由西南向东北方向扭曲,塔身还有几百处残损的地方需要加固。
“在塔的第二层、第三层西面和西北面,至纯天珠,柱子只有2米高,但柱子倾斜的水平距离已达到47厘米,超过了柱子高度的15%,这几根柱子已失去直接承载力。”山西省文物局原总工程师柴泽俊说,他曾100多次登上木塔考察,对木塔了如指掌。
也正是由于这座宝塔的珍贵,修缮工作始终令人感到棘手:从1989年起,文玩,中国就开始研究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199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山西省应县木塔维修工程领导组”,文玩,木塔大修工程启动;2002年,全国性专家会议基本敲定,对木塔实施“抬升修缮”方案。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修缮一事搁浅;2003年,国家文物局的文物研究院从山西省文物局手中完整接管了修缮资料。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侯卫东认为,修缮方案难产并不等同于对木塔的修缮研究处于停滞状态,只是拿出一个让各方专家都信服的方案比较困难。
白雪冰说:“方案还需进一步完善,明年将正式开工修缮。”
让人担心的是,木塔所在的应县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又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常遭遇大风天气。这使得自重荷载、地震作用与风荷载都成为影响其整体结构安全的主要问题。
相关阅读
- “报告”来了 隋炀帝萧后冠有哪些重大发现? 288人看过
- 对这批简牍的意义进行了评价 4424人看过
- 其中第一甬道出土武士俑 581人看过
- 康耐特博士说:“中国外销瓷研究的真正意义在 340人看过
- 处于垣曲盆地、运城盆地、临汾盆地交汇的要冲 497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