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网11月8日讯 昨日上午,“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平原镇上攀村正式挂牌成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省文化厅、省文物局领导以及海内外近80名专家学者出席此次揭牌仪式。区领导林文耀、谢秀桐出席活动并致辞。
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揭牌
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文耀对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省文化厅、省文物局领导表示敬意,对海内外专家、学者媒体等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
并对南岛语族研究进展情况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平潭文物资源优势等提出意见与希望。
扩大影响力 使平潭成为文化纽带
林文耀指出,近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牢牢把握千年一遇的重大发展机遇,充分发挥综合实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旅游岛、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叠加优势。加快开发建设,推动平潭从偏远海岛一跃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
在全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忘挖掘、抢救和保护祖先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壳丘头文化在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史上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研究价值。目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中国沿海区域是南岛语族的起源地,而平潭正好位于这个起源地的核心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的灵魂。”
建立“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旨在以南岛语族文化为载体,扩大福建在“南岛语族”沿线国家和地区中的影响力,使之成为联结海峡两岸和对外交流的文化纽带。
林文耀表示,“希望通过开展考古工作,搭建一个国际南岛语族研究专家学术交流平台,进而推动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我国海洋文明传播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出积极贡献。”
一期建设已完工 积极打造综合性基地
据悉,“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是我国首个国际性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机构。
基地依托平潭壳丘头遗址聚落群而建,结合社科院考古所、福建博物院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科研实力,展开合作。
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现场展示牌
基地分两期建设,主要包括科研区、展示区、遗址保护区和生活服务区四大功能区。一期已完工,二期将在2018年4月份完成。
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
基地立足中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尤其是台湾海峡两岸史前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加强国际南岛语族起源及扩散、闽台史前文化关系等重大课题研究。
深入发掘我国古代海洋文化内涵,增强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的文化软实力,打造一个集文物保护、科研教学、爱国主义教育、人文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全球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示范图
据了解,目前,福建沿海史前考古学研究相对薄弱,尚未建立明确系统考古学文化谱系,部分考古学文化间缺环、文化面貌尚未清晰,因此急需在福建沿海地区选择重要遗址进行系统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
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效果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朱岩石认为,平潭挖掘文物多、历史悠久,可在此基础上以点带面,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福建、江西、浙江等东南地区以及国外史前文化研究,提供更丰富的材料补充。
平潭文物保护良好 研究考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南岛语族利用海洋、征服海洋的过程研究非常有意义,至纯天珠,这是一个国际课题,在岚设考古基地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了。”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郑国珍教授激动不已。
他从事南岛语族考古研究43年,早在30年前,就与考古团队到岚考察,平潭壳丘头文化深深印在考古工作者的脑海里。
经过多年研究,郑国珍认为,有明确证据表明,平潭是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在国际主流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郑国珍教授接受记者采访
“在岚发现6000年前南岛语族所使用石器、陶器等,例如石锛、绳纹片、凹槽砸石器、鱼钩等,这些实物证实了平潭是沿海南岛语族文化最早起源地。平潭的文物保护特别好,加之考古基地的建立,,为南岛语族的研究考察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郑国珍介绍。
嘉宾被南岛语族展览馆出土的文物深深吸引
现场还展出了多样文物精品与解说图,吸引不少的嘉宾参观拍照留念。
“太有意思了!”来自越南南方社会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阮庆忠金直呼。他说,南岛语族文化历史悠久,文玩,他非常感兴趣。平潭出土文物多样,希望有机会可以开展学术交流、一起合作调查挖掘等。
原标题:喜讯!国内首个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在平潭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