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新疆青河县三海子大型石构遗址群及鹿石考古挖掘工作在进行二期发掘的同时,考古专家们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成果——《新疆青河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考古新收获》。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边疆考古中心新疆考古队队员郭物说,这个研究成果是对2013年研究的梳理,主要围绕发现的鹿石展开。根据鹿石的风格和图案分析,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主体的时代范围可能是公元前8至前6世纪。
郭物说,经过连续两年的发掘,可以明显地发现三海子地区的鹿石在新疆范围内具有独特性。三海子地区是新疆踮脚尖写实动物风格鹿石和顶端刻槽鹿石(即头冠状鹿石)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至纯天珠,这类鹿石非常独特。
三海子地区西与蒙古国接壤,海拔2700米,总面积达596.16平方公里。在南北长32.4公里、东西宽18.4公里的范围内,有边海子、中海子、花海子三个高山湖泊,文玩,三海子由此得名。海子,在蒙古语中为“湖泊”之意。
2013年发掘的是花海子湖边高地的一个大型石围石堆遗址——花海子3号遗址。整个遗址东西直径77.8米,为三海子地区第二大遗存。
据悉,贵州文玩,2001年6月,三海子墓葬及鹿石遗址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