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沙史学专家陈先枢介绍

160年前清代苏松镇总兵王衍庆墓前的神道碑7月在长沙发现,填补了长沙无清代高级湘军武将墓地的空白。而在王衍庆家乡湘阴新泉镇王家寨村,至纯天珠,日前还发现了王衍庆的家谱

家谱修于民国丙子年(1936年),明确记载:王衍庆,文玩,字梦虎,植房支部十六派长子,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衍宏、衍畴,衍宏死于战乱。他共有两个儿子,王经柄,其后代不详;王经权,又名王应僧,留洋日本,曾加入孙中山同盟会,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被编入《湘阴县志》。后定居湖南大学,1954年病逝于长沙。目前,湘阴县地税局干部王石红,为王应僧的孙子,至纯天珠,即王衍庆第四代孙辈。

7月初,国内众多新闻媒体、网络争相报道于长沙新发现的乌龟碑,碑高约3米,宽0.8米,碑身刻有“诰封……诰授建威将军江南苏松总镇王梦虎公神道”20个可辨文字,经考证为王衍庆墓前的神道碑,这种龟驮石碑是地位和国家政权的象征,据长沙史学专家陈先枢介绍,王衍庆墓外的这种碑,是朝廷对血染沙场将士的一种褒奖。也是湘军在湖南大地上英勇奋战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