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眉山10月13日讯(邱毅 文/图) 今(13)日上午,2018中国石窟艺术考古研讨会在四川省眉山市召开。此次会议主题为四川地区石窟艺术考古研究和石窟保护相关研究。来自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敦煌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的60余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四川地区(除川西高原)几乎每个区县均有石窟和石刻遗存,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是全国石窟造像晚期发展的典范。眉山是四川石窟发展的重要分布区域,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仁寿牛角寨石窟和丹棱郑山、刘嘴摩崖造像,石窟石刻文保单位149处,同时,仁寿牛角寨大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半身佛像。
开幕式上,文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就《仁寿牛角寨石窟——四川仁寿牛角寨石窟考古调查报告》新书首发作了发言,该报告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仁寿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组建工作团队,自2014年开始经过数次调查,对牛角寨石窟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考古调查、记录、测绘、整理和初步研究工作而编写完成的成果。该报告是 2013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的四川省省级公益院所基础科研基金资助 “仁寿牛角寨石窟考古调查”课题的主要成果。
据悉,与会考古专家将于明天前往位于眉山天府新区仁寿x县高家镇的牛角寨进行实地考察调研,为打造牛角寨综合保护利用示范基地,提升四川境内石窟艺术展示水平,对其它石窟的保护与展示起引领示范作用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开幕式由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王琼主持,至纯天珠,眉山市副市长毛洪涛致辞,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余江宁在开幕式上讲话。
本次会议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石窟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厅、眉山市人民政府主办,贵州文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眉山市文广新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