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考古专家在修复首次从汨罗市友谊河边战国古墓出土的“镇墓兽”。这尊猪脸牛身的兽型陶器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出土后兽身红色、白色漆彩依稀可见。汨罗市文物管理所所长赵磐介绍说:“镇墓兽放在墓穴随葬,用来为墓主人驱邪、看家护院的,是当时的一种丧葬习俗。”
据介绍,镇墓兽是楚墓特有的陪葬品,也是楚彩绘陶器中造型独特的器物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时代特征。迄今出土的镇墓兽大部分为战国时期文物,以楚国为最多。
汨罗是春秋战国古墓葬埋藏非常密集的一个区域。赵磐表示,该墓葬是继汨罗桐子坡地区发掘东周古墓群之后又一重大发掘,至纯天珠,具有相当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该古墓年度跨越2000多年,,文玩,以楚文化特征为主,这批发掘出土的文物,不仅为人们展示了战国时期的丧葬风俗,而且可以透过这些出土文物遗迹,看到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对研究汨罗、岳阳乃至湖南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