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嵩明县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工地发现一处古墓群。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嵩明县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初步判断该墓葬群的年代为元明时期。
古墓群位于杨林经开区的桃园的缓坡上,在300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上,墓葬分布密集,分为火葬和土葬两种形式交错呈现。
据了解,本次考古共发现并清理墓葬1566座。其中,火葬墓1348座、土葬墓218座,出土随葬器物1000余件。嵩明县文管所副所长赛波介绍,火葬墓分布密集,埋藏较浅,,由于年代久远,近三分之一的墓葬上半部被破坏,部分较浅的墓葬仅残留底部。发掘的火葬墓多为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墓坑,直壁,平底,其内放置骨灰罐。墓坑面积不大,有单人葬、双人合葬及三人合葬之分。作为葬具的骨灰罐形式多样,质地有灰陶、绿釉陶、黄釉陶、青釉陶、青瓷、青花瓷等,器型有罐、壶、瓶等,并有内外罐相套和带底座的情况。
在土葬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人骨,但是这些人骨保存较差,从残留人骨来看,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文玩,另有个别墓葬为双人合葬。
土葬墓中的随葬器物较少且简单,多位于头端墓底、头端填土中以及头龛内。器型最多的是瓷碗,另有铜镜、料珠、铁剪刀、钱币等器物。
考古专家介绍,文玩,根据发掘出土的器物推断,桃园古墓群的时代在元明时期,其中明代的墓葬占绝大多数,某些墓葬可能晚至清代早期。由此推断,这里极有可能是古代一座人口密集的城池。对此,还需要通过进一步考古发掘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