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确定真正播州土司杨辉墓

为配合海龙囤申遗进行的杨辉墓发掘近日取得重大发现,确认2006年发现的三室墓才是明代声名赫赫、南征北战的杨宣慰和他的二位夫人长眠之地,此前发现的单室墓疑冢。

遵义播州杨氏世守播土700余年,为中央王朝藩篱,对古代中国西南边陲开发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前,贵州省遵义县团溪镇白果村的雷水堰有一座单室墓,曾经一度被考古工作者判断为可能是杨辉墓。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二室主任、杨辉墓考古队队长张兴龙介绍,2006年,当地村民在“杨辉墓”附近修建坟墓时,挖到一块巨石板,后确认为一座三室石室墓。

为配合海龙囤申遗工作,考古工作者再次对“杨辉墓”及墓园进行发掘清理,重点是这座三室墓。经过发掘,贵州文玩,考古队员有了新的发现,文玩,中间墓室墓志刻有“宣慰使退斋杨公之墓”,右侧墓室墓志为“有明故播郡淑人田氏墓志铭”。

真正的杨辉墓被发现,一场近30年悬而未决的考古争论盖棺论定。”张兴龙说。

随后的发掘清理出大量的陶俑残片,可以辨别的有女侍俑,骑马俑等。

贵州省考古所所长周必素说,确认三室墓是真正的杨辉墓,那么之前发掘的单室墓就属于误判,可能是其它土司的墓葬或存在其它的象征意义,或者就是疑冢。

张兴龙说,现在对单室墓的争论仍在进行中,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疑冢说,杨辉预见到盗墓的危险,在自己的墓穴旁,文玩,修建一座显眼的疑冢,起到很好的防盗效果。二是风水墓说,一本名为《勘处播州事情疏》的古籍中,曾记载杨辉墓风水不好。三是杨炯墓说,在杨辉之前其堂兄弟杨炯即位,杨炯早夭未婚配,宣慰使之位才传给杨辉。单室墓相对位置高于杨辉墓,可能属于杨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