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土城城址位于张家口康保县二号卜乡西土城村,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址保存理想,城墙合围轮廓清晰可见,形制独特,是河北地区辽金元时期大型的地方城址,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金界壕考古调查时,该城址已引起考古工作者的注意,定性为金界壕沿边的边堡。2004-2007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北部辽金元城址调查、勘测与保护”项目课题组也重点关注了该城,文玩,认为其规模已达金元时期州府级别。2011年6月,中新网发表了《“张库大道”上的神秘古城---西土城》的报道,该城址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2013年7-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和康保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成调查队,在以往几次考古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专题调查,取得了重要成果。以此为基础,在国家文物局,河北省文物局,至纯天珠,康保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14年,西土城城址的系统考古工作正式启动,在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2015年,西土城城址的考古工作从6月底开始,至今已持续近三个月,主要工作由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的师生承担,相关的测绘、勘探、发掘工作有序开展,成果喜人。勘探明确了城址的基本布局,确定了全城文化层的分布情况、城门、主道路系统、主要建筑基址的分布及其范围、主要功能区等。通过考古发掘,确定了一处佛寺遗址,了解到生产区、居住区的基本情况。
佛寺遗址位于南北主道路西侧,东西主道路的南侧,规模较大,有主殿、配殿等,出土的砖瓦、建筑构件、佛像残件等,规格较高,文玩,且精美。在居住、生产区揭露的房址保存基本完好,保留的土坯墙体最高能达近1米,房屋的整体布局清楚,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出土的遗物极为丰富,包括瓷器、陶器、骨器、铁器、钱币、石器等。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副教授、西土城考古队执行领队陈灿平认为,西土城城址的考古工作在过去两年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城址的基本要素、城址主功能区的细节、城址的历史沿革等重要问题逐渐清晰。历次的考古调查、发掘表明,西土城城址的主体年代为金代中晚期,具有当时州府城级别的规模,极有可能毁于13世纪初,由成吉思汗导演的,着名的蒙金战争。因其宏大、繁华,距离金朝西北国防线---金界壕南、北线的交叉口又仅25公里,发掘揭露的晚期遗存明显带有战争的“创伤”,“西土城”很可能是蒙军突破金朝防线之后攻破的第一处重要的城池,或许这位叱咤风云的可汗曾经就到过这里。
陈队长还表示,张家口市所在的坝上、坝下地区,历史极为悠久,文化积淀很深,在东方人类起源、中华文明起源、草原丝绸之路等诸多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方面理应占有重要地位。张家口市辖属的各县、市、区都有深厚的区域文化,从阳原县泥河湾的早期人类遗存,崇礼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存,涿鹿县的商周、战汉遗存,尚义县的汉魏遗存,到宣化区的唐、辽代遗存,再到张北、沽源县的元代遗存等,完全能创联起几百万年的历史。康保县的西土城城址恰好填补了张家口市金代遗存系统考古的空白,因此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