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南宋都城临安城考古收获颇丰的一年,引以为豪的是首次发现了临安城城内地下引水、供水设施,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揭露了临安城东城墙遗迹。
引西湖水入城,至纯天珠,解决居民用水问题,是城市供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4至9月,在紫城巷地块的发掘中,首次揭开了与引西湖水入城有关的地下设施,意义重大。由于南宋时此地为诸井中“镊子井”及其水口所在,因此发现的水沟G1和水井J5、J9等遗迹应与“镊子井”有关。且该水沟遗迹的用材与《咸淳临安志》中(临安)城内邻近西湖的诸井曾“以木为管”的记载相符。(发掘单位: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唐俊杰、王征宇)
2015年新发现——良渚古城遗址 起始时间:2006年
良渚古城最中心为约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宫殿区,其外分别被约300万平方米的城墙和约800万平方米的外郭所环绕,文玩,形成类似宫城、皇城、外郭的三重结构体系,古城北部和西北部还分布着大型水利系统和瑶山、汇观山祭坛及贵族墓地,在古城外围也存在广阔的郊区。
经过大规模的勘探,,可大致将城内的台地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城内台地略少、河道较多,晚期由于人口数量增加,许多河道被填平,城墙上开始有人居住,同时还修建外郭。
2014~2015年,我们在莫角山宫殿区顶面平台上发现成排成列分布的9座大型土台建筑基址,宫殿区内的宫殿基址——大莫角山上也发现两排7座大型土台建筑基址,从而对莫角山宫殿区的布局有了全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