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昌县文管办接到承建鼓山书院修缮工程的施工队负责人电话

11月3日下午,浙江新昌县文管办接到承建鼓书院修缮工程的施工队负责人电话,称挖掘机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一些明显纹饰的断砖,推测可能是古墓葬。闻讯后,文玩,文管办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现场调查、看护,并详细指导施工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

由于在鼓山书院修缮工程中文管办一直对施工队宣传文物的重要性,加之不久前曾在附近发现过两处古墓,因此施工队的负责人和工人们在发掘过程中十分小心。他们用工具仔细地清理出埋在泥土中的器物和碎片,有时怕工具无意中损坏文物,就亲手一点一点清理,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文物的完整性。

该墓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鼓山书院西侧院地下,为砖室墓,平面呈长方形,墓室长约3.6米,宽约1.8米。经发掘和清理,出土的墓砖上均有精美的几何纹样,且发现榫卯砖。榫卯砖的两端不是平面,而是分别有一个凸起(榫)和凹陷的部分(卯),贵州文玩,使用时一砖的榫套另一砖的卯,彼此相互搭扣契合,减少了坍塌的几率。

墓砖的种类和形状、尺寸和比例,,纹饰和铭文等是判断墓葬年代的重要因素。汉砖的种类和纹样非常丰富,有条形砖、楔形砖、梯形砖等形状,有菱纹、水波纹、叶脉纹等纹样。现场出土的墓砖,符合东汉墓砖的特征。该墓共出土陶罐、陶壶3件以及一些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碎陶片和碎瓷片。

鼓山是一座历史名山。其历史文脉可从王羲之说起。东晋是新昌地域社会形成和地域文化开创时期。王羲之是东晋王朝文化精英群落的领袖人物。王羲之辞官,后隐居剡东,鼓山就是他主要活动据点之一。山中多墓砖,为两晋遗物。

此次在鼓山发现东汉古墓并首次出土同时期的文物,为研究当时新昌地区居住的人们的生活状态、丧葬习俗、社会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对于研究新昌的鼓山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填补了历史研究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