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这是从东汉墓的耳室发展到晋时期的壁龛的演变过程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贵州文玩 2019-01-07 20:29 我要评论( )

2004年3月,佛冈县民安镇上岳村村民朱伟仟在建造房子挖房基时发现一座古墓,随即向佛岗县有关部门报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接佛冈县文广新局报告后,派员会同县博物馆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清理。 据了解,墓葬位于佛岗县西南民安镇东北约700米处(编号FMSM1

2004年3月,佛冈县民安镇上岳村村民朱伟仟在建造房子挖房基时发现一座古墓,随即向佛岗县有关部门报告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接佛冈县文广新局报告后,派员会同县博物馆古墓进行抢救性清理。

据了解,墓葬位于佛岗县西南民安镇东北约700米处(编号FMSM1),在通向县城的公路西侧。这里原为山坡地,早年平整为耕地。墓葬为“卜”字形券顶砖室,分墓道(甬道)、前室、耳室、后室(棺室)四部分。清理时,券顶已被早年毁去不存;墓道的封门及西侧近封门处被毁、后室的东面拐角部分亦被毁、后室前半部分的铺地砖多被挖去,均应是墓葬早年被盗所致。而前室东壁和耳室的一侧则因挖房基而被局部毁损。

此墓因早年被盗扰严重,仅在墓道、前室、耳室残存少量陶器和青釉器,且多已残破;后室仅存一枚铁棺钉。尚存的随葬器物经修复观察,有陶器与青釉器两种,共19件,另有少量未能复原陶瓷碎片

佛冈这座晋墓出土的随葬器物不多,但墓葬形制对探讨汉晋时期墓葬结构、形式及葬俗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有意义的实物例证;颇为丰富的墓砖纹样是当时社会风尚及其艺术水平的反映;墓砖纪铭的“建始”年号为西晋时期,是墓中随葬器物下葬年代重要依据,为判定同期器物的年代树立了标尺,文玩,具有可资比较的考古分期意义。

经广东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们研究确认:这是一座西晋时期墓葬,墓砖铭记“建始元年”即公元301年,为“八王之乱”之一赵王司马伦所用年号。

从墓葬形制看,佛冈这座有单耳室的砖室墓,具有浓厚的汉代遗风。广东的考古发现表明,这种墓型主要见于东汉时期,如1959年清理的韶关市郊7号墓(东汉永和三年)、1961年清理的佛山澜石6号墓、1972年清理的佛山澜石2号墓。其中以佛山澜石2号墓的墓葬形制与佛冈民安这座墓葬最为接近。

广东地区的西晋末年至东晋初年墓葬,文玩,砖室墓中的单耳室已从前室移至后室,并以壁龛形式出现,如广州黄埔姬堂西晋墓、肇庆坪石岗东晋墓,这是从东汉墓的耳室发展到晋时期的壁龛的演变过程。因此,佛冈民安这座墓葬的年代可确定为西晋时期,下葬之年即为公元301年。但该墓下葬时间为“七月”,其时惠帝已复位并改元“永宁”。

贵州文玩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反映了渝东南地区历史上上流人物奢华的生活

    反映了渝东南地区历史上上流人物奢华的生活

    2019-01-07 20:30

  • 大型墓葬还发现有早期遗存的盗洞

    大型墓葬还发现有早期遗存的盗洞

    2019-01-07 20:22

  • 保定挖出罕见古墓流出红色液体 引万人围观

    保定挖出罕见古墓流出红色液体 引万人围观

    2019-01-07 16:38

  • 瓯北千年古墓清理完毕 确定瓷器碎片出自唐代

    瓯北千年古墓清理完毕 确定瓷器碎片出自唐代

    2019-01-07 13:59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